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纺织工业提高生产线自动化水平及信息化发展展望(下)

  • 作者:不详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08-03-10

  由于服装产品的季节性和时尚性,产品设计信息化一直是重要领域,CAD等技术尽管经过多年推广,仍然有巨大需求空间。CAD与自动裁床等生产制造设备集成配套,形成CAD/CAM系统,可大大提高效率。三维CAD的量身定做系统和模拟试衣系统可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针织:个性化特征突出
  针织行业生产流程长,制造类型差异大,行业特点明显,信息系统实施的难度较高。
  近期,北京铜牛、福建凤竹等企业相继实施了ERP系统,有的企业开始了MES的开发,这有助于行业制造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产品设计数字化、市场营销网络化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织企业信息化的行业化需求和企业个性化需求逐步凸现。这种差异性和深入性是行业特点所在,给CAD、ERP、MES等应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用软件系统在逐渐成熟,不断发展完善,实现产品化的同时,应该形成自己的行业特点,丰富产品的行业版本,以便适应需求的深化。
  纺机:集成是当务之急
  纺机信息化一直走在行业前列,尤其国家提出的振兴装备制造业战略对信息化发展是一个强有力的推动。经纬股份公司常德纺机厂与北京希门公司合作,成功实施了ERP,并以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为基础,实现了与CAPP、PDM的集成。
  纺机企业信息化建设开展较早,往往存在多种应用系统,但大部分处于信息孤岛的状况,信息共享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不仅受到体制、认识、应用水平的制约,缺乏技术支撑也是重要原因。未来几年内,解决不同系统的集成问题是当务之急。首先要建立集成服务的技术平台,使得企业原有分属于不同技术架构体系的应用系统可以实现集成,最终做到充分整合企业内部的各种不同的系统资源,进而发挥信息化的综合效益。
  通过以上对各个细分行业特点和需求等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看到:纺织信息化向行业纵深发展是下一步的必然走势,“深化”是纺织信息化的关键词。纺织信息化的重点因行业而异,因需求而异,因发展阶段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像前几年的一般性导向和宣传还需要,通用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还要搞,但是行业化技术的深入应用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html/2008-03-10/0000074658s.shtml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