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带动经济发展
数控高效制齿机床成套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其产业化为我国铁路大提速,风力设备井喷式的增长,高速发展的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以及冶金设备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持。由于性价比优势明显,重庆机床集团的产品逐步收复了原来被境外企业占据的齿轮机床市场,部分产品完全能够替代进口产品,使我国进口齿轮机床数开始下降。据重庆机床集团董事长廖绍华介绍,目前,我国国产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突破了50%,国产数控机床占有率则达到40%。而在齿轮机床领域,重庆机床集团的齿轮机床综合市场份额已近50%,滚齿机床市场份额达到70%~80%。除此之外,该项目的相关产品相继出口日、韩、印及欧洲国家,高端产品实现了批量出口。
数控高效制齿机床的加工效率比传统机床提高了3~5倍,性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而价格只是国外同类产品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表现出了相当高的性价比。在占领国内市场之后,这一产品带动齿轮机床的市场价格整体下降,尤其是国外机床产品,价格降低了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这样,机床用户在使用到了性能更好、精度更高的机床的同时,也节约了购买设备的成本,从而提高了效益和发展速度。
作为国内齿轮机床行业的排头兵,重庆机床集团负责了国内齿轮机床行业多项国家级标准的制定,对国内其他机床企业有着重要的带动作用。重庆机床集团推出的数控高效制齿机床在竞标中的出色表现也增强了企业对国产机床的信心,促进了本土机床企业的发展壮大。“我们在和国外企业同台比试的过程中,没有给国人丢脸。”廖绍华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选用国产机床,事实会证明他们的选择没有错。”
尊重市场产研结合
面向客户的真正需求是数控高效制齿机床成套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开发的基本前提。以重庆机床集团为代表的研发队伍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增值服务”为经营服务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中国机床市场客户群结构的丰富性,开发出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机床产品,适应了中国机床市场的发展需要。
数控高效制齿机床成套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背后的开发团队除了重庆机床集团之外,重庆大学、重庆工学院也参与其中,组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队伍。重庆机床集团正是通过联合重庆大学、重庆工学院实现了双方优势资源的整合,缩短了研发周期。高校拥有企业所不具备的人才结构及研发能力,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技术领域的理念,由企业将这些技术产业化,推向市场。
在项目开展之初,分析研究市场发展趋势是项目最终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正是因为看到了中国齿轮机床市场的复杂性及发展趋势,重庆机床集团开始探索模块化道路,将生产组织活动与模块化思路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生产研发的效率,能够快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据介绍,应用模块化思路以来,重庆机床集团的员工已经精简到原来的一半,但年产机床量则由1998年的104台增加到2007年的近1500台。
数控高效制齿机床成套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可以说是在我国机床行业产业升级大环境的催生下,由企业和科研机构合力打造、迎合客户的真正需求、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项目技术。事实也同样证明,重庆机床集团这一系列的决策是没错的。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点评
由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完成的数控高效制齿机床成套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是近年来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大力推行企业自主创新,实施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一个成功案例。
该项目立题之初便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走产业化道路,通过攻克齿轮机床数字控制、切削力、刚性、振动、噪声、热变形和结构模态分析与测试等一系列技术难关,积极采用模块化技术、信息化技术,以及设计开发、工艺试制、生产调试并行工程和价值工程,开展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大力推进技术创新能力平台建设和产品开发平台建设,促成了该项目的成功。
该项目在数控高效制齿机床系列产品模块化研制的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代表了国内最高水平并保持着国际领先水平,在国际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汽车、工程机械、风力发电等行业齿轮制造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实现了“中国装备、装备中国”的示范效应。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