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三维绕障多段制定向井钻井技术研究成功

  • 作者:不详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08-04-10
“遇到障碍,咱就拐弯。”这是大庆钻探钻井二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对三维绕障多段制定向井钻井技术研究成功后的通俗解释。从去年到今年4月3日,钻二公司先后在21口井上进行研究试验,钻井成功率达100%,没有发生井眼相碰事故。

  近年来,由于油田部分钻井区块井距小,定向井数量增加,而施工过程中的防碰问题又尤为突出,尤其是有的井需要采取绕障施工。为攻克防碰的难题,保证安全顺利施工,满足油田稳产需要,钻井二公司专门抽调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攻关。

  在多段制三维绕障定向井轨道设计中,技术人员认真研究各种绕障钻井轨道设计方法,并结合油田部分钻井区块井网密,井距小,障碍多的具体情况,提出双面绕障模型。该模型不但对原有三维绕障轨迹设计模型进行了优化,还解决了原有绕障模型无法进行多障碍物三维绕障设计这一技术难题,达到了预定设计指标。对于复杂的多段制三维井眼轨迹的具体形状,技术人员利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使井眼轨迹一目了然,在施工中,可及时准确判断地下井眼轨迹是否有偏差。

  萨中200-斜P39井周围井网稠密,老井井眼轨迹纵横交错,井间关系复杂。技术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发现有9口邻井可能发生“碰头”,将邻井数据输入密井网井三维绕障定向井轨道设计软件,发现这口井与邻井最近距离仅为1.53米。这么近的井距,使用二维设计就无法躲开老井。因此,技术人员采用三维进行绕障设计。设计井段分为直井段,造斜段,扭方位段和稳斜段。经过精心的计算和设计,井与障碍井的最短距离为7米,达到了绕障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采用无线随钻测斜仪进行跟踪测斜,每测一点都进行防碰计算,当两井距离小于5米时,及时调整井眼轨迹,成功避开障碍井,防止了与邻井“碰头”。

  据专家介绍,这套技术解决了密井网小井距布井困难的难题,对油田整体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html/2008-04-10/0000073615s.shtml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