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我国智能建筑产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 作者:不详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08-05-29
上世纪80年代末,智能建筑在我国起步。一般认为“北京发展大厦”可以算是我国的第 一 栋智能建筑,因为它从1989年建造开始就有了明确的智能化目标。
从总体上看,我国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建筑智能化技术主要为单一功能专用系统。如出入口监控、闭路电视监控、空调设备监控、水电设备监控、消防设备监控、停车场管理、数据处 理、统计报表、无线电话、对讲系统、卫星电视、共用天线、广播音响、有线电话等。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为多功能系统。包括结构化综合布线、技术安全防范系统、楼宇自控系统、消防报警、通信及联动系统、停车场系统、文本数据处理系统、无线通信系统、有线通信系统等。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为集成系统。包括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M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通信网络系统(CNS)。
第四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为一体化集成管理系统,即智能建筑管理系统(IBMS)。其中,控制、信息两大部分可通过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共享、分析及决策;彩色界面可立体化动态显示,并可使用互联网、Web网页和Web浏览器。
从具体产品来看,以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为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大多采用流程模拟盘技术;六十年代,发展到以矩阵开关板为代表;七十年代,以数据采集站为代表;八十年代,以智能控制器为代表;九十年代,以现场总线网为代表;二十一世纪初期至今,以系统集成为代表。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html/2008-05-29/0000071957s.shtml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