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全数字采集技术实现了整个鄂尔多斯盆地地震勘探从模拟勘测到数字勘测的飞跃

  • 作者:不详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08-06-27

  鄂尔多斯盆地气储层埋深2700至4000米,油储层埋深1000至3000米。储层薄,地层埋藏深,储层与上下围岩之间波阻抗差异小等特点,使这个盆地地震勘探举步维艰。

  更难的是,盆地南部黄土山地区沟塬高差大,黄土疏松干燥,地震波衰减十分严重。用句形象的话说,就好像是在一块巨大的海绵上进行地震勘探。

  众所周知,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就是依靠地震波的反射来采集数据,对地质结构和油气储层进行科学分析。在像海绵一样的黄土山地区搞地震勘探,其难度丝毫不亚于在刀尖上跳芭蕾。

  但任何艰难困苦也阻挡不了物探人找油找气的决心。根据先前在盆地北部沙漠区成功应用全数字采集技术的经验,他们对南部黄土山地区复杂地震地表条件和以往地质资料做了深入分析,最终决定以盆地南部黄土较薄区为试点,利用全数字采集技术进行勘探。同时,以基于单点接收频带宽、低频信息丰富、远道接收信号不失真的全数字检波器替代组合接收、主频低、频带相对较窄的模拟检波器进行地震接收。此外,针对较薄黄土层地质地形特点,技术人员还专门应用了小道距、小炮距、多道数、大炮检距的观测系统接收技术。

  通过不断优化改良激发参数,严格施工环节质量控制,全数字采集技术在盆地南部黄土较薄区得以成功运用。数字检波器采集的地震资料不仅获得了大偏移距、宽频带的野外记录,还使得资料主频由过去的30至40赫兹提升到目前的45至50赫兹。

  全数字采集技术在盆地南部黄土山地区的全面推广,不仅填补了国内外数字检波器在陆上大范围成功应用的空白,还实现了整个鄂尔多斯盆地地震勘探从模拟勘测到数字勘测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html/2008-06-27/0000071123s.shtml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