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械制造基地还略有牵强,但是对于小型PLC而言,中国绝对是最大的OEM(机械类用户)需求所在。三菱的FX在本部默默,在华却大放异彩;西门子小型PLC的50%以上都被中国市场消化,甚至专门推出了S7-200CN这样的本土化产品。
在国外,机械的控制开始更多的采用中型PLC,如果没有中国市场的存在,在整个PLC市场划分中,小型PLC的比例肯定是缩减的。如此重要的市场,可谓改变了一个产品集合的命运。追溯市场成型的历史和原因,大家可能都会想到所谓的“中国特色”——中低端机械制造的大量聚集和增殖。确实,这是这个市场的出身。不过放在今天,低端,已经不足以描述这个市场的特性了,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偏颇的描述。国内用户的要求和运用水平已经到了非常高的水平,HMI、变频器、运动控制、多模拟量的运用,小PLC在中国市场,几乎要使出浑身解数,才能应对用户的需求。小PLC市场的存在和膨胀,其实更关键的原因是中国OEM客户对价格的“苛刻”敏感度,而非对功能要求的折扣。
价格利器,立竿见影——本土化是解决之道
对性能毫不含糊,而对价格却很苛刻。中国OEM客户的要求对厂商而言是极大的挑战。但是如果能恰如其分的切入和迎合,市场的反馈则如“芝麻开门”般畅快。本土化,是一个解决之道。S7-200CN自2005年底面世以来,价格下降在20%左右。经过短暂的市场接纳和替换期,很快得以发力。其08年增长率超过35%,市场份额有明显提升。同样,Omron也开始推出更多有价格竞争力的产品,尤其是在模拟量的价位竞争上,CP1E的推出,大幅度改善了其价格竞争优势。可以看到,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厂商动作中,价格导向性产品的推出,是一个重头戏,并且往往立竿见影。
列举三菱FX1N 60MR-001的市场价格曲线,以示小型PLC市场价格竞争和下降趋势之激烈(平均年度降幅达7%)。
性能改进,任重道远——小型PLC的中型化
更为长期和广域而言,功能的加强,甚至新一代产品的推出,是厂商的重点。过去一段时间,S71200、FX3U、FX3G、CP1H等诸多跨代产品的陆续推出让人目不暇接。其特点都是在功能上有极大的提升——无论是综合能力,还是主攻一面,譬如运动控制或者通讯能力。相对于现在市场的主流热卖品而言,他们都是跨越了一个产品代的。很多已经接近或者超越了中型PLC的界限,小型PLC中型化趋势明显。
不过就市场推广战略而言,这些新品,还处在“雪藏”的阶段。当目前的产品能够大部满足客户需求时,进行自我的更新换代,实在不符合厂商的利润导向。
新一代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应用,初见端倪,但任重道远。
解决方案,突破之道——PLC、HMI、变频器、伺服的关联销售
通过降价获取市场份额,或者推出新一代产品埋伏远期格局。几乎所有的主流企业都在“产品”或“价格”这两个方面做文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者个改变还是易行的,更加困难是生意模式上的改革。对这些已经成熟运作业务的公司而言,往往是知易行难的。不过,这却是市场的主流趋势之一:为机械厂商提供整体的自动化产品解决方案。——一些市场的新进入者反而能够进行更好的实践。
台达是开拓者。以变频器业务为基,陆续进入PLC和伺服领域,较为妥当的性价比搭配,良好的技术支持,关联的销售模式,使得这两者业务增长迅速,快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边缘到主流的跨越。
择善而从之,其后的效仿者也开始逐渐涌现,并且同样前景可观。艾默生网络能源开始PLC业务也有两年,已经略有突破;近期,已经跃居变频器本土厂商前列的汇川也开始了自己的PLC业务,首年目标即在数千万,所图非小。
另外,步科也是一家值得关注的公司,从HMI起家,到收购KDN,也逐渐实现了从PLC、HMI以及运动控制产品的全线跨越。
新进入者,尤其是这些本土厂商,组织结构灵活,各个产品在不同市场的定位较为统一,比较容易实现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运营到销售实践中。
积淀与挣扎中的市场新人
小型PLC市场超过20亿的市场规模和良好的长期增长预期使得门槛上聚集了一批投资者。这个门槛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生意模式。如前所述,无论是卖变频器出身,还是HMI起家,当拥有了一个差不多的产品后,由于OEM市场的共同性,往往PLC业务也做得有声有色(当然,也是痛苦的适应过程,毕竟PLC的技术含量要高很多)。
我们来观察其他的一些新人,中控、和利时、罗克韦尔等等。他们大多已经有了产品,并且都拥有不错的品牌和公司实力。但是小型PLC业务的开展却不尽如人意。排除万事开头难的常规原因,可以发现,他们基本都是项目导向的公司。从项目市场,转向OEM市场,市场定位、销售渠道,这些生意模式带来的不适应性,甚至比一个小小的民营企业,跨越技术障碍会更大,更难以克服。粗略来看,教训大多可以归入几个方面:渠道建设不利、对价格竞争烈度估计不足、过低估计中国市场的需求水平(经常认为中国都是很低端的需求)。
中国小型PLC市场,自有一定规则。
小结:中国的OEM自动化市场,随着本土厂商的逐渐加入,竞争日趋激烈。小型PLC市场还没有到HMI和变频器那样的乱斗之局,但也不是伺服市场的阳春白雪般的清净场面。本土力量的日趋活跃已经开始改变小型PLC市场的竞争格局。甚至更广泛的观察,这种格局的改变,或者说改变之趋势,将是未来整个OEM市场格局定型之关键。
在这个关键环节,如何配置产品、价格以及销售的模式,是需要厂商慎思疾行的。
中国小型PLC主要供应商、产品和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米尔自动化网(www.mirautomation.com)
中国小型PLC市场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米尔自动化网(www.mirautomation.com)
中国小型PLC市场的增长
数据来源:米尔自动化网(www.mirautomation.com)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