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研祥制胜法宝揭密

———研祥制胜法宝揭密


更多

近日,在“2002年CCID中国IT用户服务高峰论坛暨IT用户服务推介发布会”上,研祥智能(EVOC)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授予“工控机最佳用户服务满意度奖”,这是国内工控业市场惟一获此殊荣的工控及EIP(智能嵌入式平台)的生产厂商。
这家成立于1993年的深圳市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研祥),是一家专业从事产业电脑及PC总线自动化产品研制、开发、制造、销售和系统整合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集团。研祥的发展速度的确在业界来说是比较快的:公司资产由1993年的180万元,增加到1998年的1.25亿元,再到2001年的2亿元人民币;经营业绩由1993年的200万元增加到1998年的1亿元,再到2001年的2.2亿元。发展至今,公司注册资本3503万元,现有人员700余人,其中研究开发人员近200人。研祥还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VOC EIP系列产品,广销欧美及中国市场,成为国际嵌入式产品知名品牌,是国内业绩最大的嵌入式产品生产商之一。
研祥为什么会如此成功呢?
研祥的成功,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他的几个常用的法宝。

法宝一:白手起家 创新为源
在距离深圳市中心区2公里的深南大道南侧,一片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很是引人注目。这就是天安数码城,经深圳市高科办认证的高科技企业近百家云集此处,真是“藏龙卧虎”之地。研祥(EVOC)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这家公司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仅因为近年来他的发展速度让人惊叹,更是因为研祥(EVOC)自有的一套制胜秘诀让人惊叹。
研祥早期创业时的模式给研祥后来的成功打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早在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还未成立之前,他们是给当时工控行业的一个知名厂家做代理。在各方面都具备能力后,研祥开始注意打自己的品牌,但当时研祥的产品是从台湾OEM来的。在1998年,研祥成立了自已的研发部,有了自己不断开发新产品的能力。研祥公司总裁陈志列总结说,研祥是白手起家,创新为源。

研祥公司R&D中心总监朱军回忆说,当时做代理利润较低,但是那个阶段是研祥开拓市场、积累资金的阶段。第二步是进行OEM,发展做自己的品牌。先做OEM产品,是由于当时条件限制以及市场需求,这样做利润稍微高一些。最后才是自己开工厂并设立研发部。有了自己的研发中心以后,研祥就开始边开发边卖自己的产品,开发一些代替一些OEM产品。第一步是做兼容性的阶段,从兼容性做是因为当时竞争对手在这方面进入的较早,研祥可以有很多借鉴的地方,缩短开发周期。PCI总线几乎是与竞争对手同步的,所以研祥完全按自己的模板来做。1999年底研祥开始进入主板生产,并且在2002年首先推出P4工业主板。

现在研祥的R&D中心已不再是一个“开发一些、代替一些”的部门了,用朱军的话来说就是“R&D是企业长远发展必不可少的部门,是研祥产品发展方向的最终决定者”。另外,R&D中心除了要开发新产品,检测新产品的性能等工作外,整个公司的信息系统维护、电视会议系统、ERP、VOIP等都是由R&D中心下设的IT部来完成的。至今研祥的研发队伍已经近200人,他们正是研祥创新的源泉。研祥高层人员一致认为,如果研祥要在嵌入式领域打造EIP概念,做嵌入式的领跑者,那R&D就是研祥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法宝二:精耕细作 专业服务
研祥的经营业绩在短短几年里飞速发展,其中奥秘或许能从业务总监王振俊口里探点儿出来。
让我们先来看看研祥业务部门的大概结构:业务中心现在下设行业部、合作伙伴部、OP部。以前业务部是区域性划分,比如北京公司就是负责华北、东北地区业务。现在调整结构后,就变成职能加地域性划分。行业部、合作伙伴部总部均设在研祥北京公司,负责国内范围的业务。而研祥北京公司的业务部只是负责北京区域。这种交叉式的业务销售模式,虽然从资源上看可能会有些浪费,但从长期看是一种十分稳定的销售模式。王振俊解释说,一家公司,可能研祥会有好几个业务员去跟踪,其实研祥肯定是从不同角度去跟踪这家客户的,只有不同角度的去开发这家客户,才能把宝翻出来。行业部是从各个行业出发,通过行业的方式去做,主要是一些行业大客户。如果与业务部的客户没有交叉的话那就不正常了。这是合理的内部冲撞,有合理冲撞才有竞争,这样对于提高业绩也是一个好方法。

记者从王总口里得知,研祥马上要以产品细分业务,就是根据产品划分业务范围,一个业务员只跟踪一个产品线。到以后,一个客户可能会有两三个研祥的业务员在跟,但肯定是两三个不同的产品。王总说,这样以产品细分客户,对于业务员专业性知识要求很高。让销售队伍越来越专,对客户分得越来越细,从原来的粗犷式到精耕细作式,这也正是研祥专业性服务的体现。

提起专业服务,王总介绍到,客户在应用研祥产品的过程中,研祥还免费给提供解决方案,方案提出后怎样去执行,后期如何去保证等成套系统解决方案,这相当于是增值服务。有可能的话,研祥也要从卖硬件向硬件加软件过渡。
王振俊认为,业务和研发是任何一个公司要抓的两头,从研发到业务的过程就是一个把市场变成现金的过程,如何“变”就是要靠精耕细作来完成。


法宝三:管理操盘 质量是金
管理层才是研祥成功背后真正的操盘者。研祥公司不但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而且在公司架构上管理层是费了一定的心思。

比如说公司专门成立的品质中心,在早期只是工厂底下的一个小小的品质部。现任品质总监陈向阳介绍说,当时只有一个品质部,可能当时只是考虑到工厂生产的质量问题,后来公司觉得品质应该是全方位的,于是专门成立了品质中心,直接由总经理主抓。

品质中心下设认证部、中试部、工厂品质部和分公司品管员四个部门。认证部是对供应商的综合管理,包括新供应商的确认,老供应商的定期评估等。中试部负责对研发出来的新产品进行全面的测试,保证各项指标和性能达到客户要求的水平。工厂品质部负责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品质进行控制,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达到要求的水平,分公司品质控制员负责搜集市场客户对研祥产品质量的反馈,为进一步改进研祥产品质量提供依据。

品质中心针对涉及采购、生产、销售、设计这四个部分都会有相应的部门去直接管理。这样下来,保证了研祥的产品从采购生产原料到生产到样品测试到出厂,每一步都货真价实,最给终到达客户手中产产品质量靠得住。
研祥的管理层不仅是在品质中心上下了功夫,在调整品质中心的同时也成立了采购中心。原来是研发部和工厂各有采购,现在合二为一,便于对供应商的管理,价格上也好控制。最值得注意的是,以前认证部就设在采购中心下面,等于说采购和认证是一家人,这样不便于管理。现在认证部已经归属品质中心管理,这样双方可以达成约束。这样从制度和体制上保证了质量的可靠。
朱兰(J.M .Juran)博士曾说“将要过去的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将要到来的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有学者分析说,20世纪着眼于产量和生产效率,是粗放型的,而21世纪是着眼于质量和所生产的效益,是集约型的。随着全球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WTO在国际贸易中作用的增长,“质量”这两个字体现出来,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已经成为人们所共识,而竞争的核心是质量。看来研祥是把握住了这次竞争的核心。

法宝四:诚信祥和 永继经营
走进研祥智能公司的门口,一眼就可以看见“诚信祥和 永继经营”8个醒目的大字。这就是研祥企业的宗旨,也是他们企业文化的高度概括,更是研祥能够成功的一条最根本的原则。

研祥公司董事长陈志列在谈到这八个字时说,公司一成立就有这8个字,没有变过,这里面应该说有一点受海外企业的影响。“永继经营”是说要做“百年企业”,EVOC品牌对人类的影响至少要持续两个世纪以上。“祥和”是有感一些企业内部的勾心斗角,大把的时间都花在非工作上面,而使个人的潜力发挥了只有20%。“诚信”是做生意的古训,来自爷爷辈的从小教诲,事实上信誉、信用对大小企业都是同样重要的。这个世界上两个有经商口碑的民族--犹太和汉族的诚信口碑都不错。所以,敢于践踏“诚信”原则的企业大多数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负责人的。目前中国的这个状况实际上是一个体制问题。
提起企业文化,研祥公司的一位员工说:“我们的价值观就是诚信,以市场为导向,以成败论英雄。”事实也的确如此,研祥每一位员工都诚心诚意对待合作伙伴,信守承诺,对自已的言行负责;根据市场需求的轻重缓急,合理配置企业资源。
以“诚信”对客户,创造一个“祥和”的内部环境;用最简单的方法管理最琐碎的事情;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研祥对于经营和管理的三条基本原则。正是这种内部和外部的完美统一,才使得研祥走到今天的这个地位。
公司还为员工创造了一流的工作环境、一流的福利待遇和一流的挑战,包括出国培训、考察、休闲、旅游;全额保险;竞争上岗等。试想,在这样的氛围中,员工能不拼搏吗?

当然研祥的法宝不仅仅是这些。“为急速成长并具有光明前景的行业提供智能化技术和产品”是研祥的企业使命;“坚持在智能化领域实施专业化发展,力求在品质和净利方面成为业界的领先者”是他的发展战略。这么多年来研祥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念,专注的做着自己的事情,研祥的目标就是要做嵌入式行业的领头羊。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html/news/2002-08-29/n0001672574.shtml
本文标签: 研祥制胜         法宝揭密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