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改变中国电气接口行业的历史进程

———改变中国电气接口行业的历史进程

在工业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等领域,提起电气接口技术,不能不提到的是这个“小”领域的“巨人”―――德国菲尼克斯电气。
1993年12月21日,菲尼克斯电气成立中国合资公司。有一个人,热血报国,受命于百困交加之际,出任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总经理,带领6人小组,开始了十年艰苦创业的历程。十年风风雨雨,十年艰苦奋斗,他和他亲手创建的企业创造了一个企业发展的奇迹,也在悄悄改变着中国电气接口行业的历史进程―――他就是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总裁李慕松先生及他亲手创建的企业―――南京菲尼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南京菲尼克斯电气的成立和发展,之于中国电气接口行业的意义―――不只在于引入了世界先进的产品、技术,改变了中国电气接口技术长期的落后局面,更在于其引入了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从而创建了一个管理先进、文化健康、理念鲜明、团队优秀、品牌卓越、规模化运营的现代企业,为我国电气接口行业企业树立了一个全新典范。如果说,技术及产品的引进是有形的;那么,现代管理的引入则是无形的,对长期以来处于简单模仿、作坊式生产、疏于管理及文化建设的国内企业,无疑具有深远的启迪意义。
2004年3月,中国工控网记者远赴南京,专程走访了南京菲尼克斯电气总裁李慕松先生及高层领导,一起回顾中国电气接口行业的发展及南京菲尼克斯的成长,揭示凤凰涅盘的历程,以飨广大读者。


回顾:中国电气接口行业的发展
INTERFACE(电气接口)是实现控制层、耦合层、现场层间的信号传递和能量匹配作用的中间连接系统,分为有源(电子)器件、无源器件,或智能型和非智能型,是连接现代工业设备的枢纽。
纵观中国电气接口技术发展,可以80年代末、90年代初作为分水岭。在此之前,国内沿用的是50年代前苏联的技术和产品,与国外技术相比,落后几十年。就技术而言,国内尚无“电气接口”的概念,所谓连接也只是铜螺丝、铁螺丝的简单连接;就产品而言,产品系列化程度低,品种极少,且质量低劣,可靠性差;就整个行业而言,缺少正规企业,企业缺乏规模,多为个体手工作坊,更无法谈及企业、质量管理及品牌意识等现代企业理念。
自90年代初开始,随着改革开放,国内开始通过国际招标项目引入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国内才开始接触欧洲的组合连接等初级的电气接口技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契机,使得从事30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研究工作的李先生有机会将目关投向人人以其为小的连接器上,也注定着若干年后,他,将因这个“小小”的连接器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责任:实业报国,创建南京菲尼克斯
在70、80年代,电力系统由于控制水平低、控制系统故障,经常造成大面积停电;而在这些因控制系统故障而造成的停电事故中,由于连接器质量不好、接触不良造成的停电事故竞占到控制系统故障的80%以上。
在谈及因忽视电气接口技术而带来的惨痛教训时,李总裁无限感慨:“我们中国人可以将卫星送上天,可以自主制造氢弹,但往往因忽视细节,忽视基础工业,而造成重大事故,损失亦难以估量。以澳星发射失败为例―――事故的原因仅仅因为一个继电器的触点故障。”正是源于这种感触,1989年,李先生在作为国内企业第一次中标的世行贷款项目―――天生桥至广州、天生桥至贵州50万伏输变电项目负责人时,即向电力部领导立下“军令状”,一定选用世界上最好的连接设备,确保工程质量。于是,李先生追本溯源,接触了德国菲尼克斯的产品,并开始了商务合作。
长期的商务合作,引起了菲尼克斯高层的注意,1992年,德国菲尼克斯电气表达了寻求共同合资在中国建厂的意向。
早在1982年,李先生即作为访问学者赴美讲学及从事科研工作,在美国IEEE及PES、T/D学术会议等国内外学术会议刊物上多次发表论文,其中一篇获得美国IEEE 1988年度最佳论文奖,为华人学者赢得了难得的殊荣。其间,李先生常扪心自问: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个人素质毫不逊色,可作企业却与国外有那么大的差距。
1992年,李先生因项目合作考察西门子公司时,即深入西门子公司的具体工作,从西门子公司的工作中,李先生深深感到:脱离实际应用的科研不能再继续了。于是,李先生萌生了科研转化、创建实业的想法。
有感于我国电气接口行业的落后及长期治学的心得,李先生在收到德国菲尼克斯电气的合作意向后,凭着中国知识分子代代传承的责任感、使命感,毅然放弃从事了30年的专业研究和优厚待遇,受德方委派,出任“南京中德凤凰电气有限公司”(现南京菲尼克斯电气有限公司前身)经理,带领6人小组,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
电力部领导在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访问时对德方说:李慕松是我们国家的继电保护专家。德国菲尼克斯总裁笑着说:中国也许少了一个继电保护专家,但中国却多了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他的工作,也正在悄悄改变着中国电气接口行业的历史。

创业:自助者天助,自立者自强
1993年12月21日,“南京中德凤凰电气有限公司”成立,李先生出任总经理;1994年1月1日,李先生带领6人团队正式调离南瑞:开出人事调令,停发公资、劳保、福利,自谋出路。
前路茫茫,他们带着理想上路了。
从创立公司第一天起,他们就向德方声明:中国团队决不要求投资方提供优厚的待遇,而是要通过中国团队的努力,创造自己的未来。从位于乡间简易的厂房到今天的生产、管理基地;从6人小组到今天400人的企业规模;从以扭亏为目标到3亿元的年销售额。李先生和菲尼克斯人创造了企业发展的奇迹。
回顾创业,李先生坦言“在创业期间,由于条件所限,生产、物流、管理分散在3个地方办公,长达8年,给公司带来困难。”但艰苦的条件没有磨灭创业者的的信念,却更激发了大家的创业热情。凭着执着、坚韧的精神,他们经受了涅盘的洗礼,迎来了展翅高飞的一天。



发展:凤翔九天,遍地梧桐
1995年:
· 4月2日,从德国引进技术在中国生产的菲尼克斯接线端子获得中国机械电子工业部天津
电气传动所的型号认证,菲尼克斯产品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1996年:
· 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跃居全国同行之首;
· 提前两年完成董事会制定的目标:月销售收入达到赢亏平衡点;
· 引入多功能加工车床,陆续引入自动化生产线;
· 实施ERP,对产、供、销、物流进行优化管理;
1997年:
· 迁入紫金山下金陵御花园,800客户服务热线开通;
1998年:
· 产品发展取得突破进展,开发出通用端子系列、可插拔式印刷线路接线端子系列、印刷
电路板接线端子、布线转换接口、继电器和光电耦合器模块、MCR信号变送器;
· 成功引入防雷、防浪涌电压保护系统;
· 成功引入INTERBUS现场总线
· 年底中标玉溪烟厂、国家地震局等项目;
1999年:
· 启动面向中国客户的INTERNET服务;
2000年:
· 成立工业自动化部,标志着成熟的INTERBUS现场总线技术全面走向中国;
2001年:
· 9月,迁入江宁开发区菲尼克斯路36号的中国生产、管理基地;
· 当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被集团授予全球销售大奖;
2003年:
· 历经SARS洗礼,公司业务不降反升,连创历史新高;
· 销售额比1994年增长近200倍,成为菲尼克斯电气集团发展最迅猛的海外公司;
至此,南京菲尼克斯电气有限公司走过了风雨的十年,也迎来了辉煌的十年。

今天,菲尼克斯电气已在全国设立12个办事处,80余家分销商、经销商;客户遍布电力、电子、通讯、机械、建筑、石油、化工、航空、交通、铁路运输、汽车制造等各个行业;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总裁由衷地说:未来十年,中国公司的发展将决定菲尼克斯电气集团的命运。
李慕松,这位由学者而实业的企业家,带领他的团队实现了人生理想,也证明了:中国人,可以做得更好!

管理:一流企业 一流产品 一流技术
有感于国内技术与国外的差距,也有感于国内企业管理与国外的差距,李先生从创建南京菲尼克斯电气的第一天起,就下定决心:加强管理!加强产品、技术、质量管理,强化标准化,与国际接轨!
在业务管理上,1996年即实施ERP,对产、供、销、物流进行优化管理;在质量管理上,1995年即启动美国UL认证及国际标准化ISO 9000认证工作。并于1999年通过ISO 9002质量体系认证;并于2002年分别通过ISO 9001质量体系认证、14000环境体系认证;菲尼克斯人发挥自身智慧,严格执行标准,所生产的产品经菲尼克斯电气总公司确认,均达到或超过德国总公司的同类产品。
质管部经理、副总工程师陈雷先生说:“对于产品质量,我们的决心和对用户的承诺是保持世界一流,也就是说MADE IN CHINA的产品和德国制造同样优质,甚至更胜一筹。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做到了。”
严格的管理,塑造了中国菲尼克斯电气品牌,也证明了中国团队的能力。AAA级资信企业、南京市外资先进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出突出贡献企业”、南京市三资企业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一块块金匾、铜匾,印证着公司管理的成就。
100%本土化的员工、100%本土化的管理,证明着中国人的能力。南京菲尼克斯电气,成为没有一个老外的外企;李先生也成为菲尼克斯电气所有海外公司除美国公司以外的三十多个国家公司中被任命为总裁的唯一一人。

文化:铸就中国精英 谋求共同发展
现代化的企业,离不开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菲尼克斯自始至终注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企业的发展,不断改进了企业的物质文化,使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得以不断改善;完善的培训制度,内部培训与出国培训相结合,使得员工有更多的学习、教育机会;实行人性化管理,创造了和谐的工作氛围;提供平台,让每个人的才能得以尽情施展,倡导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自己的未来;倡导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从而达成每个人得以实现人生理想,体现人生价值;
健康的企业文化反映了团队中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至高原则,用户至上、回报社会等行为文化亦成为企业的自觉原则。
作为艰苦创业的企业创始人和经历几十年旧体制束缚的李先生,身感体受,身体力行,以其博大、宽容的胸怀,为企业注入了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有机融合的企业文化,成为每个菲尼克斯人的共识,也成为企业运营的指导思想。
公司副总经理顾建党先生由衷感言:“我们始终追求企业与个人的共同发展,并将员工、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共同成功视为企业发展的首要责任”。
今天,南京菲尼克斯已经锻造了一支精英团队:他们掌握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深谙国情,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构筑了菲尼克斯独特的发展机制。并将文化战略自觉融入整体战略,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愿景:做电气接口领域的市场领导者
南京菲尼克斯电气发展的10年,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飞速发展的10年。面对不断东移的世界经济大潮,今天的南京菲尼克斯人已将眼光投向国际市场。正如李先生在南京菲尼克斯电气10周年之际的坦言:“要把中国公司建成亚州和太平洋地区的生产中心、技术开发和技术支持中心以及物流中心。在未来的10年内,中国公司每隔两年至少增加一栋以上的生产办公大楼,而且真正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南京菲尼克斯电气有限公司,这只来自德国的凤凰,正在以一个东方人赋予她的精神,以出世的心态,入世翱翔。

李慕松先生简介
男,1941年11月出生,山东人。毕业于北京电力学院。曾任电力部南京自动化研究所继电保护研究室主任、继电保护工程部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或现任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中国国家委员会指派参加继电保护专委会(SC34)的中国代表。南京市政协常务委员。同济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贡献:参加主持过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科研开发,获国家及电力部科技成果奖。在美国IEEE 及 PES、T/D学术会议等国内外学术会议及刊物上多次发表论文,其中 1篇获美国 IEEE 1988年度最佳论文奖。曾在1982—1985年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及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进修,并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爱迪生公司 从事科研工作。近年来从事科研成果转化及高新技术产业创建工作。1989年主持超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国际投标工作,一举中标,成为我国继电保护专业领域在国际招标重点工程中第一个中标的国内单位,打破了外商的垄断,创汇460万美元。
1993年出任南京中德凤凰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后公司更名为南京菲尼克斯电气有限公司,现已发展成包括德国独资的菲尼克斯电气(上海)有限公司及菲尼克斯电气(南京)制造有限公司在内的企业集团,李慕松自2002年起任总裁。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html/news/2004-04-16/n0000336058.shtml
本文标签: 中国电气接口行业   历史进程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