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类型
|
控制
|
检测
|
合计
|
备注
|
|
AI(4~20mA二线制)
|
Hart智能型
|
40
|
52
|
92
|
|
普通型
|
/
|
/
|
/
|
|
|
AI(4~20mA非二线制)
|
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器
|
/
|
9
|
9
|
|
普通型
|
1
|
5
|
6
|
|
|
AO (4~20mA)
|
25
|
/
|
25
|
|
|
DI (IEC标准)
|
/
|
32
|
32
|
|
|
DO(≥2A,24VDC)
|
5
|
/
|
5
|
驱动电磁阀
|
|
DO(≥3A,220VAC)
|
14
|
/
|
14
|
无源干接点
|
|
RS485
|
/
|
22
|
/
|
|
|
备 注
|
AI,AO冗余型
|
|
|
|
卡件名称
|
型号
|
数量
|
说明
|
高性能过程管理站模件(HPMM)
|
MC-HPMR01
|
1对
|
冗余控制器
|
高电平模拟量输入卡(HLAI)
|
MC-PAIH03
|
15
|
其中4对冗余
|
模拟量输出卡(AO)
|
MC-PAOY22
|
3对
|
冗余
|
离散量输入卡(DI)
|
MC-PDIY22
|
2
|
|
离散量输出卡(DO)
|
MC-PDOY22
|
2
|
|
脉冲量输入卡(PI)
|
MC-PPIX02
|
1
|
|
串行通讯卡(SI)
|
MC-PSIM11
|
2
|
|
全方位用户操作站(GUS)
|
|
|
操作站与产品精制装置共用
|
|
|
|
工程师站与催化、产品精制共用
|
四.主要控制方案设计
气体分馏装置采用常规三塔流程,工艺过程分为脱丙烷部分、脱乙烷部分、精丙烯部分及公用工程部分。主要工艺设备包括脱丙烷塔,脱乙烷塔,精丙烯塔,空冷器,换热器,机泵等。装置的大部分控制回路采用单回路定值控制和串级控制,由DCS系统完成。
1.脱丙烷部分
从装置外来的液化石油气进入脱丙烷塔进料罐,经脱丙烷塔进料泵送至脱丙烷进料-碳四换热器换热,再经脱丙烷塔进料加热器由100℃热水加热至泡点后,进入脱丙烷塔第31层塔板。碳二、碳三馏分从顶部蒸出,经脱丙烷塔顶空冷器和脱丙烷塔顶后冷器冷凝冷却后,进入脱丙烷塔回流罐。冷凝液一部分用脱丙烷塔回流泵抽出作为脱丙烷塔回流,另一部分用脱乙烷塔进料泵加压后作为
图2. 脱丙烷部分控制流程图
脱乙烷塔进料。塔底物料碳四碳五馏分与脱丙烷进料换热后用碳四碳五冷却器冷却至40℃后自压出装置。脱丙烷部分的主要控制回路见图2,包括:
1)脱丙烷塔进料罐液位与脱丙烷塔进料--碳四换热器壳层入口流量构成串级控制。
2)脱丙烷塔进料加热器壳层出口温度与其管层入口热水流量构成串级控制。
3)脱丙烷塔各床层温度(多支热电偶的输入切换)与脱丙烷塔重沸器管层入口1.0MPa蒸汽流量构成串级控制。
4)脱丙烷塔塔底液位与塔底出口流量构成串级控制。
5)为了塔的平稳操作,保证分馏塔的产品质量。脱丙烷塔设有塔顶压力控制,采用三通热旁路控制,增大或降低塔顶气相冷凝量,达到稳定塔顶压力的目的。当脱丙烷塔压力过高时,还可进一步通过不凝气的排放来降低压力。本次设计方案中,三通阀实际由二个直通调节阀代替,在操作和安装上都更加灵活。
2.脱乙烷部分
脱乙烷塔进料从脱丙烷塔回流罐抽出经脱乙烷塔进料泵加压后进入脱乙烷塔第21层塔板。塔顶碳二、碳三气体经脱乙烷塔顶冷凝器部分冷凝后,进入脱乙烷塔回流罐。不凝气自脱乙烷塔回流罐顶经压控阀送至燃料气管网,或至催化裂化装置吸收塔重新回收丙烯。冷凝液用脱乙烷塔回流泵送回脱乙烷塔顶全部作为回流。脱乙烷塔底物料自压至精丙烯塔A第135层塔板,作为精丙烯塔进料。脱乙烷部分的主要控制回路见图3,包括:
图3. 脱乙烷部分控制流程图
1)脱丙烷塔回流罐液位与脱乙烷塔进料流量构成串级控制;脱乙烷塔进料与脱乙烷塔重沸器管层入口热水流量构成比值控制。
2)脱乙烷塔底液位与塔底出口流量构成串级控制;塔底出口流量与精丙烯塔重沸器A与B管层入口热水流量构成比值控制。
3)脱乙烷塔回流罐液位与脱乙烷塔回流流量构成串级控制。
4)对于脱乙烷塔顶塔顶的压力控制,由于脱乙烷塔顶的不凝气较多,直接通过排放不凝气控制塔顶压力。
3.精丙烯部分
精丙烯塔分为两塔串联操作。精丙烯塔A塔底丙烷馏分经丙烷冷却器冷却至40℃与碳四碳五馏分混合后自压送出装置。塔顶气体进入精丙烯塔B底部,精丙烯塔B底部液体由精丙烯塔中间泵送回精丙烯塔A顶部作为回流。精丙烯塔B顶部气体经精丙烯塔顶空冷器和精丙烯塔顶后冷器冷凝冷却后,进入精丙烯塔回流罐,冷凝液一部分用精丙烯塔回流泵从精丙烯塔回流罐抽出后送回精丙烯塔B顶部作为回流;另一部分经精丙烯送出泵加压送至丙烯冷却器冷却至40℃后送出装置。精丙烯部分的主要控制回路见图4,包括:
1)脱乙烷塔底出口流量与精丙烯塔重沸器A、B管层入口热水流量构成比值控制。
2)精丙烯塔回流罐气相入口丙烯含量分析与精丙烯塔B返塔流量构成串级控制,控制产品质量。
3)精丙烯塔回流罐液位与塔底出口精丙烯流量构成串级控制。
4)精丙烯塔A塔底液位与塔底出口丙烷流量构成串级控制。
5)分馏塔的压力恒定与否,对塔的平稳操作有很大影响,只有在压力稳定的条件下,才能保证分馏塔的产品质量。精丙烯塔采用三通热旁路控制,增大或降低塔顶气相冷凝量,达到稳定塔顶压力的目的。本次设计方案中,三通阀实际由
二个直通调节阀代替。
图4. 精丙烯部分控制流程图
4.火灾与安全
针对石油化工生产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特点,为了保证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切断原料和产品的供给,把事故限定在最小范围,本设计在脱丙烷塔进料泵、脱丙烷塔回流泵、脱乙烷塔回流泵、精丙烯塔中间泵、精丙烯塔回流泵及精丙烯塔送出泵的入口均设置火灾联锁切断阀。操作人员在现场或DCS上关闭切断阀,DCS系统将按照组态好的逻辑关系将停泵信号送至电气专业停泵。以脱乙烷塔回流泵火灾联锁系统为例,控制流程图见图5,联锁逻辑框图见图6。
图5. 脱乙烷塔回流泵控制流程图
位号
|
数据点类型
|
数据点特性
|
FI2001
|
模拟量输入
|
半点
|
FI2003
|
模拟量输入
|
半点
|
FY2001
|
模拟量输出
|
半点
|
FY2003
|
模拟量输出
|
半点
|
位号
|
数据点类型
|
输入
|
输出
|
控制算法
|
控制模式
|
|
FRC2001
|
常规控制点
|
FI2001.PV
|
FY2001.OP
|
PID
|
AUTO
|
|
FRC2003
|
常规控制点
|
FI2003.PV
|
FY2003.OP
|
PID
|
CAS
|
|
FX2003
|
常规控制点
|
PVAUTO= CAL2003.PV
|
X2= FI2001.PV
|
FRC2003.SP
|
RATIO CTL
|
AUTO
|
CAL2003
|
常规PV点
|
P1= FI2003.PV
|
P2= FI2001.PV
|
|
CALCULATOR
|
|
2.分程控制
为了塔的平稳操作,保证分馏塔的产品质量,脱丙烷塔设有塔顶压力控制PRC1001,采用三通热旁路控制,增大或降低塔顶气相冷凝量,达到稳定塔顶压力的目的, 三通阀实际由二个直通调节阀(PV1001A,PB1001B)代替。当脱丙烷塔压力过高时,则进一步通过不凝气的排放(PV1001C)来降低压力。控制流程图见图9。
图9. 脱丙烷塔塔顶压力分程控制系统流程图
这是一个分程控制系统,特点是PV1001A、PV1001B在同一分程区间内利用不同的作用型式实现相反的操作过程,而PV1001C则在另一分程区间内操作。
位号
|
数据点类型
|
数据点特性
|
PI1001
|
模拟量输入
|
半点
|
PY1001A
|
模拟量输出
|
半点
|
PY1001B
|
模拟量输出
|
半点
|
PY1001C
|
模拟量输出
|
半点
|
3.“选择+串级”控制
TRC1002是脱丙烷塔T33001塔底气相温度调节,FRCQ1005是脱丙烷塔重沸器E33002B管程入口1.0MPa蒸汽流量调节。控制方案要求脱丙烷塔各床层温度(TRC1002、TR1007~1009切换)与脱丙烷塔重沸器管程入口1.0MPa蒸汽流量(FRC1005)构成串级控制。控制流程图见图11。
位号
|
数据点类型
|
数据点特性
|
FI1005
|
模拟量输入
|
半点
|
TI1002
|
模拟量输入
|
半点
|
TI1007
|
模拟量输入
|
半点
|
TI1008
|
模拟量输入
|
半点
|
TI1009
|
模拟量输入
|
半点
|
FY1005
|
模拟量输出
|
半点
|
位号
|
数据点类型
|
输入
|
输出
|
控制算法
|
控制模式
|
|
TRC1002
|
常规控制点
|
SWT1002.CV
|
FRC1005.SP
|
PID
|
AUTO
|
|
FRC1005
|
常规控制点
|
FI1005.PV
|
FY1005.OP
|
PID
|
CAS
|
|
SWT1002
|
常规控制点
|
X1= TI1002.PV
|
X2= TI1007.PV
|
FRC1005.SP
|
SWITCH
|
CAS
|
|
|
X3= TI1008.PV
|
X4= TI1009.PV
|
|
|
|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