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慧眼看展会
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和利时应急指挥系统

  • 作者:不详
  • 供稿:北京和利时集团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09-06-04
和利时应急指挥系统产品简介: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目标是基于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通过相关应急工程的建设,帮助政府实现突发公共事件跨地区、跨部门、跨警区、跨灾种以及不同专业人员之间的统一协调、调度和指挥,事后的评估重建等工作。
一、突发公共事件背景
    突发公共事件(Public Emergency)特指政府公共管理领域所遭遇的紧急情况,必须迅速作出决断、并需要付出沉重代价才能摆脱困境的一系列事件。突发公共事件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涉及面十分广泛。我国每年因危害公共安全的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超过20万人,伤残超过300万人,经济损失计6500亿人民币,约占GDP总量的6%。近年来,重大事故平均每天7.2起;特大事故每周2.5起;特别重大事故每月达1.2起。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猛增,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在社会安全领域,2003年,各类刑事案件死亡6.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300余亿,违法犯罪活动日趋动态化、组织化、职业化、智能化。我国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影响着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重大损失。
    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是指当社会出现突发公共事件时,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快速应对,以使突发公共事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限度。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有效的应急处理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应急的反应速度和应急的处理效率既是反映各级政府履行政府职能的水平和质量的综合指标,也是体现对国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否高度尽责的重要方面。政府履行应急职能必须依托应急指挥系统来实现,因此,加强政府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在提升政府应急处理能力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含义与类型
  
突发公共事件指的是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的、危急的非均衡状态。大多数突发公共事件是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发生,一旦触发,即可迅速蔓延,甚至失控,并可能导致严重的物质和精神重创。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危害程度等国务院将突发公共事件划分成4个大类,即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

三、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目标及思路
   
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目标是基于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通过相关应急工程的建设,帮助政府实现突发公共事件跨地区、跨部门、跨警区、跨灾种以及不同专业人员之间的统一协调、调度和指挥,事后的评估重建等工作。
从而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增强政府的执政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与节约性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
   
(1)整合相关信息资源:在各部门现有应急管理体系之上,充分利用各部门原有的系统和网络环境,在整合现有信息、组织、资源的基础上,加强综合管理。
   
(2)完善应急机制:努力形成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预防为主,预防、处置、救援相衔接的、高效快速的应急指挥系统。

四、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基本原则
    应急指挥系统建设要结合日常工作,管理决策从“应急指挥处置”向“预测预警、灾害预防,指挥处置,评估恢复”转变。
·以法律法规为基础、应急管理体系与技术系统并重原则
·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
·统一标准、保障安全原则
·平战结合原则
·实战性、实用性原则

五、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关键技术容定位
    应急指挥系统的核心是根据时间应急、资源应急的实时状态,依据专业经验和计算机辅助决策,制定处置方案。运筹学、线性规划、面向对象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与决策支持技术的许多成果为实现辅助决策奠定基础。
    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地图自动输入技术、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使分布的信息资源进行共享。

六、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内容定位
   
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首先要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政策、标准和规范;其次建设基于政务专网(有线、无线)、卫星通信应用的综合应用系统。
    应急指挥系统基于政务专网平台部署实施,系统由硬件平台、软件平台构成,形成与专项指挥机构应急指挥系统、相关应急部门业务系统、其他指挥中心应急指挥系统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完全共享的网络应用系统,从而实现信息采集精确、交换畅通、调度快速科学、监控实时、决策全面的应急管理体系,为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帮助。 

 

(1)固定指挥系统
    固定指挥系统通过政务专网,与属地军区、武警部队、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等实现互联互通。
    启用基于地理信息平台的应急指挥软件系统、基于有线(无线)调度指挥通信系统、图像监控系统、综合保障系统。为突发公共事件事前的预测预警,事中的协调、调度和战略指挥,事后的评估、重建管理提供动态的支持,使决策者对发生在辖区范围内的突发公共事件能够“看得见、听得清、信息准、反应快”,确保“指令下得去,情报上得来”。

(2)机动指挥系统
    机动指挥系统设在移动通讯车上,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机动指挥车通过通信卫星与固定指挥系统、现场指挥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数据、语音、视频、文字等互通会商,保障总指挥对事发现场的实时监控指挥和全省应急处置资源的及时调度安排。
    机动指挥系统是为了保障政府相关领导和其他应急力量在紧急事件发生后,可以快速及时地赶到现场,同时在路途中快速、及时、准确地收集到制定决策依据的信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高效地沟通、指挥的需要。

(3)现场指挥系统
    现场指挥系统的建设内容遵循固定指挥系统建设要求,基于政务专网平台,一般由属地政府建设完成。现场指挥系统承担在第一时间采集、传输现场声像实况,并将上级指示及时、准确地传达到事发地点,实现应急处置。

七、应急指挥系统特点
    通过建设应急指挥系统,将加强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统一领导。在平时通过培训演练,可以帮助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把社会、公众参与同政府管理有效结合起来,形成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志愿者队伍相结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体制。应急指挥服务网提供平时各类灾害的减灾自救培训和灾害来临时的指挥协调信息发布。系统特点如下:
·平战结合、预案演练
·统一标准、属地管理
·四级预案,四色报警
·海量数据、GIS展示
·统一领导、社会广泛参与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html/product/2009-06-04/p0001744174.shtml
本文标签: 和利时   应急指挥系统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 睿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