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说明:
TDMS-SA变电站
自动化系统是时代集团公司开发的新一代全分布式TDMS-SA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基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结构,规模配置十分灵活。系统设备分为变电站层和间隔层两个层次,可实现分散组屏,间隔层设备开关柜安装,达到提高系统可靠性、节省二次电缆、缩小控制室面积,从而降低变电站的建设、改造投资并实现无人值班的目标。
系统由通信控制器、本地监控机、组态计算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控制网络等组成,包括系统专用组态软件、实时通信应用软件、本地监控软件、保护测控专用处理软件,以及各种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支持软件等。
系统各主要站点:
1、本地监控机(LSS)
由高可靠工业微机及键盘、鼠标或
触摸屏等设备和人机对话、画面显示等软件组成,用来调用和显示组态的图形,显示现场实时数据和状态,显示历史数据,并完成控制调节、趋势显示、报警显示和确认等功能的计算机。
2、通信控制器(DCC)
由高可靠工业微机、各种通信卡件和通信软件组成,实现与间隔层各类现场设备及其它子系统的通信,完成各种通信协议的解释和数据格式转换等功能的计算机。
3、组态计算机(ENS)
由高档微机和各种组态工具软件组成,用来完成系统配置、数据库、通信、接地选线、事故打印等组态、调试及下装功能的计算机。
4、双机切换装置(DT)
负责双通信控制器主/从工作状态及通信通道切换的专用装置。
5、控制网络(CNET)
由10MARCNET 网络/
现场总线网络及其他 RS-232/485/422 网络构成,用于通信控制器与间隔层各类现场设备的连接,完成通信控制器与综合保护测控装置及其他 IED 之间的实时数据通信。
6、综合保护测控装置(CRMD)
综合保护测控装置为系列产品(包括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电动机保护、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等),功能上主要由保护、测量、监控三部分构成。保护部分实现继电保护功能以及部分控制功能,测量部分可实现对各交流量的测量和谐波分析,监控部分负责装置的
人机界面及通信。
系统性能:
系统最大配置
控制子网数:5个
ARCNET 控制网综合保护测控装置台数:64台
每台综合保护测控装置通信点数: 255点
RS-232/485/422 控制网节点数:可变
每个IED 模块通信点数:可变
通信控制器:2台
本地监控机:2台
双机切换装置:1台
系统实时数据库点数:65535点
本地监控软件点数:65535点
可 用 性:
系统可利用率 >99.9%
系统平均修复时间 <4小时
实时响应性:
(1)系统响应时间
从输入变化到显示该变化时间 <采集周期+1S
从操作键入到相应输出变化时间 <1S
(2)事件顺序记录(SOE)分辨率:≤1mS
(3)开关量控制周期:最小50mS
(4)屏幕显示
画面显示完成时间 ≤1S
动态元素更新时间 ≤1S
(5)冗余设备的切换时间
控制网故障诊断周期:1S
通信控制器故障诊断周期:1S
通信控制器切换的时间:≤4S
处理能力:
(1)系统可连续处理5个SOE 记录
(2)模拟量(包括外部模拟量和内部模拟量)总处理能力500点/秒
(3)雪崩处理能力(开关量状态变化处理能力)
系统能够在瞬时接收并处理大量开关信号的状态变化,处理能力为
0S-0.5S 400点
0.5S-1S 150点
1S-2S 100点
2S-12S 50点/秒
12S-60S 20点/秒
60S-120S 5点/秒
(4)屏幕分辨率最高1280*1024,支持16色或256色
(5)存储期限
历史数据:无限制
SOE 数据:1年
操作记录:1年
报告数据:无限制
录波数据:无限制
数据精度:(1)系统间隔层设备之间时钟误差≤1mS。
(2)数据精度要求如下:
模拟量输入数据精度为大信号±1‰,小信号±2‰。包括所有扫描、滤波、放大、A/D转换、数字处理和数字显示在内。
(3)信息记录的时间精度
开关量时标精确到毫秒。
系统运行负荷率:
系统通信控制器、本地监控机等主设备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负荷的均衡,避免出现负荷尖峰的情况,一般规定负荷准则为:
一般工况下CPU平均负荷率£40%
繁忙工况下CPU平均负荷率£60%
通信高峰(繁忙工况)网络负荷率£33%
繁忙工况一般指雪崩工况。
负荷率计算方法为:以秒为周期测试应用系统周期负荷率,然后对一般工况取 5 个周期的值取平均,对繁忙工况取 10 个周期的值取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