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中国风能开发现状及展望

  • 作者:不详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1-05-16

十六大提出2020年我国国内风能生产总值(GDP)要实现比2000年翻两翻的总目标,以多大的能源代价实现这个总目标引起广泛关注。如果能源消费随之翻两翻的话,到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每年60亿吨标准煤,而我国常规能源的剩余可采总储量仅为1500亿吨标准煤,仅够我国使用25年。解决能源和电力短缺的战略途径有两个:一是节能,但节能只能缓解紧缺问题;二是大力增加能源的供给。显然,利用常规能源不能解决我国的能源和电力短缺。

我国能源紧张,电力供需矛盾突出,面临能源供需缺口加大、石油后备资源不足、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带来严重环境污染三大矛盾。加之我国初级能源消费主要依靠煤炭(66%)和石油(23%),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环境,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已成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于我国的电力工业来说,加快发展风电是解决我国能源的电力短缺的重要的现实战略的选择之一,是我国发展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风能资源来解决电力供应紧张状况,应受到重视。

一、 我国风电行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风电场建设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86—1990年,我国并网风电项目的探索和示范阶段。其特点是项目规模小,单容量小,最大单机200KW,总装机容量4.2MW。

第二个阶段是1991—1995年,示范项目取得成效并逐步推广阶段。共建5个风电场,安装风机131台,装机容量33MW,最大单机500KW。

第三个阶段是1996年后,扩大建设规模和装机容量较大,发展速度较快,平均年新增装机容量51.8MW,最大单机容量达到1300KW。

二、 我国风电行业发展现状及预测

我国自1983年山东引进3台丹麦Vesta55KW风电机组,开始了并网风力发电技术的试验和示范。“七五”、“八五”期间国家计委、国家科委都开列了研制并网风力发电机组的重攻关项目。1994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2.9MW,2003年年装机容量首次达到100MW。特别是进入“九五”期间,在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和国家经贸委“双加工全倍”的推动下,全国风电装机容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1994-1999年期间,全国21个风电场建设在这6年间已步入产业化阶段。在后来的发展中,又能及时跟上国际大中型风电机组的发展步伐。如德国从1993年开始安装500KW风电机组,而我国新疆达坂城2号场于1993年率先在国内安装了4台500KW的风电机组。特别是在“九五”期间的4年间,共装机225MW,占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的85.7%。虽然风电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最近几年的发展较缓慢,与发达国家比差距非常大,德国2003年的装机容量2670MW,累计达到14610MW,而我国2003年的装机容量仅为100MW,累计达到570MW。到2005年底,我国共建有61个风电场,累计安装风电机组1864台,装机容量1266MW,占世界第七位。随着《中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我国风能市场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机遇。根据有关规划,201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达5GW,2015年达到10GW;2020年达到30GW。

我国的风能资源十分丰富。根据全国900多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进行估计,中国陆地风能资源总储量约3226GW,其中可开发的风能储量为253GW,而海上的风能储量有750GW,总计为1000GW。

风电机组是风电场的核心设备,约占总投资的60%-80%。由于我国风电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其制造水平相差更大,我国风电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其制造水平相差更大,我国各年装机的主导机型与世界主流机型存在几年的落后。如2000年后,兆瓦级风电机组已成为世界风电市场的主流机型,但我国装机的主导机型仍然是600KW。风电机组的生产和制造是反映一个国家风电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大型并网风电机组,但直到1997年在国家“乘风计划”支持下,才真正从科研走向市场。目前,我国已基本掌握了200—800KW大型风电机组的制造技术,主要零部件都能自已制造,并开始研制兆瓦级机组。国内的市场份额有了很大提高。目前,600KW和800KW机组的技术已经通过支付技术转让费购进全套制造技术或与国外合资生产等方式引进。

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风电场的建设将向以下方向发展:

总结特许权风电场开发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开发几十个100-200MW规模的大型风电场,推行固定电价方式的激励机制,促进中小型风电场的发展,培育稳定的风电市场。

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抓住新增市场机遇,扩大现有产品批量的同时,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满足市场对兆瓦级机组的需求,在积累实际经验的基础上,提高自主开发能力,降低机组生产成本。

风电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电网容量相适应。在经济发达能源短缺的沿海地区加速风电发展,在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随着电网容量增长和大规模开发风电,在政策上要解决跨省区销售风电的问题,如配额制、绿色电力交易等。

规模开发和分散开发相结合。以规模化带动产业化,设想建立几个兆瓦级超大风电基地。因地制宜开发各地具有较好条件的中小型风电场。农村电网增强后可以考虑单机分散并网。

海上风能资源比陆地大,不但风速高,而且很少有静风期,能更有效利用风电机组以提高发电容量。海水表面粗糙度低,海平面磨擦力小,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小,不需要很高的塔架,可以降低风电机组成本。海上风的湍流强度低,又没有复杂地形对气流的影响,作用在风电机组上的疲劳载荷减少,可延长使用寿命。一般估计风速比平原沿岸高20%,发电量可增加70%,在陆上设计寿命为20年的风电机组在海上可达25-30年。

三、我国风电发展政策

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已正式实施。行业的快速发展加上政策的保驾护航,使大家对风电的未来寄予了厚望。国家发改委出台了(2006)7号文件,我国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要确立一个比较合理的风电上网价格,然而7号文件导致一些企业为了中标,纷纷抛出一此没有盈利的价格,这样的低价将会使整个风电产业陷入亏损。

特许权经营招标是2003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在扩大风电项目规模和降低风电上网价格方面采取的一项特殊政策。针对100MW以上的大型项目,政府组织好土地、规划、建设、电力等部门的一切手续,尤其是电力接入系统的入网手续后,以最低上网电价竞标来确定经营者。其特殊之处有两点:一是政府承诺按固定电价收购规定电量的风电,中标的投资者要与省计委签订特许权协议和省电网公司签订购电合同,二是规定了由电网公司投资建设从风电场到电网变电站的输电线路和相关输变电设备。这两点极大的减小了投资者因上网电价不确定引起的顾虑。然而实际情况中出现个别中标企业出价过低的现象,这种状况不利于我国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我国风电价格的建议

在建立风电上网机制时应考虑以下原则:一是有利于尽快建立国家国产的风电设备产业,降低设备成本。二是投资回报优于煤电,只有投资风电的回报比煤电好,才能体现对风能的鼓励。

建立稳定的风电市场,一般风能资源好的地区自然环境比较差,经济落后,有了合理的上网电价才能使风电项目盈利,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

全国分摊,统一电价,照顾资源条件差别,规定要简单,易于操作,否则难以实施,新的风电上网电价最好是一次核定时间至少管3年,资源的差别通过改变执行鼓励电价的电量来调节,减少资源优势形成的效益差距。

建议风电推行保护电价加鼓励电价模式的激励政策,培育稳定的风电市场。当前,我国的风电机组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整个行业还是不成熟的,要扶植这个幼稚的产业赶上国际主流水平除了国家的科研和产业支持资金外,从政策上和法规上给予风电项目比常规电源项目收益略高的上网电价才是可持续的,才能培育出市场,使风电产业链的源头风电机组制造业成长起来,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才能促进风电产业健康发展。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1-05/n35282.shtml
本文标签: 风能   风电  
 三菱电机
  • 暗态

    光纤传感器可通过可见光或红外线检测物体。 URCK-B…

  • 亮态

    光纤传感器可通过可见光或红外线检测物体。 URCK-B…

  • 30 mm

    光纤传感器可通过可见光或红外线检测物体。 URCK-B…

  • 暗态

    光纤传感器可通过可见光或红外线检测物体。 URCK-B…

  • 亮态

    光纤传感器可通过可见光或红外线检测物体。 URCK-B…

  • 15 mm

    光纤传感器可通过可见光或红外线检测物体。 URCK-B…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