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基于PLC的组合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组态(4)

  • 作者:不详
  • 供稿:米尔自动化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1-12-08

2.2、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无论是用PLC组成集散控制系统,还是独立控制系统,PLC控制部分的设计都可以参考图2.1所示的步骤。

图 2.1 PLC控制系统设计步骤

2.2.1、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任何一种电气控制系统都是为了实现被控对象(生产设备或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原则往往会涉及很多方面,其中最基本的设计原则可以归纳为4点。

1、设计原则

(1)完整性原则—最大限度的满足工业生产过程或机械设备的控制要求。

(2)可靠性原则—确保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3)经济型原则—力求控制系统简单、实用、合理。

(4)发展性原则—适当考虑生产发展和工艺改进的需要,在I/O接口、通信能力等方面留有余地。

2、评估控制任务

根据系统所需完成的控制任务,对被控对象的生产工艺及特点进行详细分析,特别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以考虑。

(1)控制规模:一个控制系统的控制规模可用该系统的I/O设备总数来衡量。当控制规模较大时,特别是开关量控制的I/O设备较多时,最适合采用PLC控制。

(2)工艺复杂程度:当工艺要求较复杂时,采用PLC控制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3)可靠性要求:目前,当I/O点数在20甚至更少时,就趋向于选择PLC控制了。

(4)数据处理速度:若数据处理程度较低,而主要以工业过程控制为主时,采用PLC控制将非常适宜。

2.2.2、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PLC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所谓硬件设计,是指PLC外部设备的设计,而软件设计即PLC应用程序的设计。整个系统的设计分以下5步进行。

1、熟悉被控对象

深入了解被控系统是设计控制系统的基础。设计人员必须深入现场,认真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并于相关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一起分析讨论,相互配合,共同解决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这一阶段必须对被控对象所有功能全面的了解,对对象的各种动作及动作时序、动作条件、必要的互锁与保护;电气系统与机械、液压、气动及各仪表等系统间的关系;PLC与其他设备的关系,PLC之间是否通信联网;系统的工作方式及人机界面,需要显示的物理量及显示方式等。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1-12/s34562.shtml
本文标签: 可编程控制器(PLC)   三面铣组合机床   控制系统   组态王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