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科技进步和机床工业的发展,数控机床作为机床工业的主流产品,已成为实现装备制造业现代化的关键设备,是国防军工装备发展的战略物资。数控机床的拥有量及其性能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数控机床产业也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数控机床进口国和消费国,2010年,中国机床消费同比增长43%,达到284.8亿美元,进口约为94亿美元,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机床消费国。
面对巨大的消费市场,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国机床行业实现了较快发展,但高档数控机床产值仅约占金属加工机床行业产值的10~15%,多数高档数控机床产品仍需大量从国外进口,以数控系统来说,我们的数控系统80%以上是进口的。我国机床行业企业仍面临着:中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高档机床生产和制造能力偏弱,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发展速度较慢;产业结构仍然有待优化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更好的发展我国的机床行业,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这将成为我国机床行业发展的指向标。其发展目标是,“十二五”要扎扎实实向机床强国迈进一大步,产业结构明显改善,产品结构明显提高。数控机床市场占有率明显增加,达到70%以上,发展方式上明显变化。实现发展目标要完成的三大任务:一是加大力度提升中高档机床工具产品的竞争力和产业化水平。技术含量、质量、制造能力三方面都要提高,要踏踏实实解决深层次的技术问题,尤其是重视产业化的技术问题;二是推进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的产业化进程。三是努力促进机床工具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2010年10月,国务院出台的《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也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其中高档数控机床成为了发展的重中之重。整个“十二五”期间,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机床行业快速增长。根据“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规划,到2020年,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发电设备制造所需要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80%左右将立足国内;除了已经启动的重大专项对高档数控机床生产提出明确目标以外,高档数控机床也被纳入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工程范围内,未来我国机床行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重点还在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传统制造业将向先进制造业的方向改造,传统工业如汽车、家电、机械、模具等行业的技术改造,对数控机床的需求继续攀升;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又为精密、高效、专用机床开辟了新的需求;从地域发展分析,我国东部产业的升级、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中西部的开发加快步伐,为数控机床产业发展提供了国内市场;经济全球化,国际资本和产业向中国的转移、国际技术和人才的交流、中国国际贸易的强劲发展等,为我国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据悉,目前已有几家大型机床厂开始着手建设数控机床产业基地,另外加上政府的扶持,各地数控机床产业基地建设以及入驻基地的企业还能够得到一些政策上的优惠。
由此不难看出,在经济的发展、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上下游产业振兴等背景下,我国数控机床行业的旺盛需求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尤其是高档数控机床将迎来更大的市场空间,米尔预计未来3-5年,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增长率将达到12% 左右。这必将带动我国国产数控机床及其数控系统和相关功能部件的市场发展,也无疑为国内数控系统生产厂商不断发展自己的技术,扩大市场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表1:机床行业CNC市场容量和增长预期 单位:台套
数据来源:睿工业(www.ruigongye.com)
图1:床行业CNC市场容量和增长
数据来源:睿工业(www.ruigongye.com)
国产经济型数控系统由于适应我国用户的实际使用水平和机床制造企业数控技术配套要求,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同,已形成了规模优势,目前约占到我国整个数控系统市场的60%左右,但市场需求已趋于饱和。在经济型数控车床和电加工机床的市场上,国产数控系统是“一花独秀”(其中有10%左右的是合资企业产品)。
国产普及型数控系统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但外国品牌依然占领国内市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航天数控集团、机电集团、华中数控、蓝天数控等以生产普及型数控系统为主的国有企业,以及北京-法那科、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等合资企业的基本力量。国产普及型数控系统市场前景可观。
目前国产高档数控系统市场占有率不足5%,与国外相比,国产高档数控系统在高速(快速进给速度40米/分以上)、高精(分辨率0.1微米以下)、多通道数控系统的功能、性能上还存在着差距,而且产品的系列化不全,如伺服电机、伺服驱动从小到大各种规格,国外都有,而我们的规格有限。国内高档数控系统约80%的市场份额被海外数控公司所占有,我国进口的数控系统基本为西门子(SIMENS)和法那科(FANUC)两家公司所垄断。国内高档数控系统有大片市场等待开发,市场前景相当广阔。
图2:CNC系统市场供应商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睿工业(www.ruigongye.com)
就伺服而言,作为数控机床的重要功能部件,伺服系统的特性一直是影响系统加工性能的重要指标。围绕伺服系统动态特性与静态特性的提高,近年来发展了多种伺服驱动技术。可以预见随着超高速切削、超精密加工、网络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具有网络接口的全数字伺服系统、直线电动机及高速电主轴等将成为数控机床行业的关注的热点,并成为伺服系统的发展方向。由此可以判断,应用在电机上伺服系统将愈加广泛,2010年的整体市场容量超过了2亿元。
表2:机床行业伺服系统市场容量和增长
数据来源:睿工业(www.ruigongye.com)
图3:机床行业伺服系统市场容量和增长
数据来源:睿工业(www.ruigongye.com)
虽然中国机床行业中的伺服市场主要由国外品牌占据了大部分的份额,但近年来,国内的伺服品牌在成本、服务、技术上有了一定优势,积累了相对较强的实力,国产品牌的技术路线上与日系产品接近,伴随着数控行业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内伺服产品的销量也将保持快速增长,市场前景看好,我国数控机床行业伺服产品的用户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和华北,其中华东市场,占45%,以广东为主的华南和以京津为主的华北各为15%左右。华中和东北大约是10%。华东市场是伺服最大的消费市场,而且这个趋势会持续下去。目前,他们主要来自日本和德国,日本品牌有安川、发那科(Fanuc)、三菱电机等;德国有西门子(Siemens)等。
图4:机床行业伺服系统市场主要供应商市场份额
未来,我国数控机床行业自动化将向高速、高精、高可靠性、复合化、智能化、调试简单、使用便捷、环保等方向发展。目前应用于机床及机床生产线的各种自动化产品,几乎都在发生着推陈出新的变革。作为中高端机床的控制中心,数控系统包含了运动控制、智能技术、自诊断等多方面的技术,多轴多系统的数控装置已纷纷被研发出来并投入应用;伺服系统的控制方式,也逐渐由常规信号型向总线型过渡;伺服驱动器和电机也同样向数字化、交流化和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在此背景下,我国机床工具行业更应抓住机遇,积极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提高中高档产品的制造能力和检测能力;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做好产用衔接,加快中高档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的研发和市场开拓,努力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意识;积极利用国际资源,努力开辟国际市场,稳步推进我国机床行业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