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记者与钱晖总经理访谈截选:
或成沪上制造业转型出路
记者:工业机器人的广泛使用,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意味着什么,对于上海的制造业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钱晖:面对成本的上升,上海地区的传统制造业企业的一种出路是搬迁,将生产制造功能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区去。机器人的应用则带来了另一种出路。如果机器人使用得当,企业就可以成功地降低成本,并在上海本地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向高端技术型的转变。
不能等同于取代就业岗位
记者:制造业中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是否意味着劳动者的就业岗位被挤占了?
钱晖:我认为,制造业机器人化是一种趋势,但不等于取代了劳动者就业。后者是一个伪命题。
举例来说,古代的交通工具是轿子,常常需要八个人工抬。汽车生产出来后,人工减少到司机一个人。但此后,也并没有引起就业难题。我想,生产力的增强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机器人的应用,把人从固定的生产线上解放出来了,让他们可以有机会、有能力从事更具创造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