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罗百辉:自动化需求催生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4)

  • 作者:不详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2-05-04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作为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领域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工业机器人的装配量将会快速增长上升。加之,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正逐渐向电子信息产业以及建筑、采矿等领域延伸,预计未来工业机器人年均增速有望达到25%左右。此外,由于自动化立体仓库以每年40~60座的水平快速增长,用于物流、搬运的移动机器人每年增幅也将不低于20%。预计到2025年,整个机器人市场将达到500亿。

罗百辉认为,从制造业的发展历程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生产手段必然要经历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变革,工业制成品也将经历数量、质量、柔性低成本的发展阶段,目前机床、模具制造业普遍需要技术和设备升级改造,以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

4、请您对机床企业进入机器人领域提点建议。

工业机器人技术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现代化程度的核心标志。罗百辉表示,随着国内外同行业及其它竞争对手在机器人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同时环保观念的社会认同度也越来越高,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并且采用环保生态型技术将是生产商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如果机床企业不能进行持续创新,未来的竞争力将会受到影响,存在技术创新能力风险。机床企业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应充分利用资本平台,加大科研投入,不断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当前,工业机器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分工的巨大挑战。加快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生产是我们抓住这个历史机遇的主要途径。从竞争态势来看,机床企业主要的竞争对手,有各自的主打产品和业务领域,存在一定的市场分割与错位发展的格局,但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国内企业对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成套装备需求不断增加,面对国内尤其国外企业在高端产品市场的优势,国内机器人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新技术新概念机器人的竞争,受研发投入及研发时效的影响较大,也一定程度地受既有市场格局的牵制,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机床企业在发展高端装备产业,扩大经营规模,培育新的利润和业务增长点,需在巩固主营业务的同时,保持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新产业、新业务的跨越式发展。紧跟国家“十二五”产业战略转型的步伐,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节奏,以技术、品牌和质量求市场,以技术创新作动力,以人才为根本,扩大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成套装备的规模,仍然坚持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开发双管齐下,抓住经济复苏带来的市场商机,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开拓新产品市场。确保公司在国内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成套装备行业的领先地位。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品牌。

机床企业内部要努力提高经营管理质量,坚持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降低经营成本;强化内部管理,提升风险控制水平,全面提高盈利能力,实现公司稳健、高速发展的目标。同时,强化产品规划、产品实现、竞争策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能力,增强公司快速响应,快速应变及综合解决方案的能力。

急需解决的关键环节:

(1)增强企业研发实力和科研投资强度,投入先进的科研设备,促进科研和生产紧密联系,促进智能机器人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科研成果的转化;

(2)自主开发高精参数、高灵敏度应、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使用方便的机器人产品,改变主要依赖进口的状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的自动化控制等核心技术;

(3)在目标选择方面,一方面要考虑国际机器人市场、技术发展动向;另一方面要考虑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农业、能源、交通等产业以及基础实施和城市化建设等需求。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2-05/n39351.shtml
本文标签: 机器人   机床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