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巾帼不让须眉女电气自动化技术专家—潘晓红

  • 作者:不详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2-05-09

五菱女人潘晓红,有个很妩媚的名字,作为一名电气工程师,她却过着和男人一样简单、朴素的生活。4月28日,记者在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见到她,中等的身材,圆脸戴眼镜,额边有些许的刘海,简单地扎着一个马尾。这个女人在五菱公司可不简单,她是五菱公司唯一的女电气自动化技术专家。

“我基本上不烫头发,成天带着安全帽,发型变得不那么重要。我很少逛街,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更别说上美容院之类的了。可是,我比较在意自己用的护肤品,基本上都是叫亲戚从香港那边带过来的,你看看我的皮肤保养得还不错吧?”

“我星期六星期天都处于随时待命的状态,去年年休11天没有休完,就又回来上班了。我儿子今年12岁了,小时候基本上都是我爸爸在管,现在是我爱人在照顾他。”潘晓红告诉记者,唱歌、逛街、做美容这种普通女人的生活项目,离她很遥远。她的日程表里排满了工作,因为她所在的五菱公司设备运行部,负责单位所有设备的运行、管理、改造、修理。

设备总有“头疼脑热”生病的时候,潘晓红作为主管设备的工程师,就要随叫随到排除“病情”。生产线是24小时“三班倒”,不管是寒冬深夜,还是狂风暴雨,一接到设备故障维修电话,她一定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为了方便工作,她一直住在公司的家属区,她经常一接到电话就走,家人常跟她开玩笑:“那些设备就听你的?别人修不好吗?”

原来潘晓红的活儿还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找人接手的,用她自己的话说:“公司的设备到了我手上就是最后一关了,如果我修不了,就要花钱买新的啦。”电气自动化设备涉及的知识面广,不仅要熟悉本专业的知识,还要了解计算机、数字控制、电子产品等方面的知识。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新技术层出不穷,一般五年时间专业知识就更新一轮。为了能保持专业知识不“脱轨”,跟得上技术更新的步伐,业余时间潘晓红也没闲着。她抓紧时间进行专业学习,在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她会记下来查资料找解决办法。

这般长年累月的刻苦钻研,她保持着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凭借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勤奋工作,她练就了一套迅速排除加工中心、数控车床、PLC控制专机,先进工艺的装配流水线等高精设备常见故障的过硬本领。现场目视法、能量锁定法、设备PPM法等等,这一系列都是潘晓红摸索出来的为设备“治病”的办法,并配套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学习培训平台。2011年,五菱公司的设备故障维修工时比上一年度下降了20%。2012年春节,潘晓红所在的维修团队正常放假,她10多年来第一次无忧无虑陪家人过了一个团圆年。

4月28日,记者随着潘晓红来到车间,工人们在万能升降铣床上,轻松自如地按下按钮,铣床上时不时溅出火花,不一会儿,打磨好的零件,整整齐齐地“出炉”。潘晓红向记者示范了原来改造之前的铣床操作方式:低头弯腰,左手操作手柄,右手按着按钮,眼睛盯着机器,一不小心就被花星溅到,灼伤皮肤。“原来的操作方式,工作辛苦效率低,而且不适宜现代化生产的需求,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下决心一定要进行自动化改造。”潘晓红设计的“转向节卧式铣床自动化改造”项目,实现了一人开双机,提高了劳动效率,节约成本约10万元。

车间的梁段长告诉记者,在改造之前的铣床操作,需要工人机械化地重复大量动作,完全是手动操作。一天下来手疼、腰疼、脖子疼。在潘晓红设计的铣床自动化改造项目实施之前,他所在的工段人员流动很快,很多人挨不了铣床操作的辛苦,干一阵子就走了。去年年末,他的工段经常缺人,今年铣床自动化改造之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整整一倍,生产环境改善了,安全隐患也消除了,流水线上的工人也能安心工作了。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2-05/n39516.shtml
本文标签: 潘晓红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家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