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智能仪表将渐成市场主流(2)

———特别访问E+H刘鹏、西门子汪宝兵先生

  • 作者:不详
  • 供稿:米尔自动化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2-05-16

Q:贵公司是否做出了针对能源、物联网等新兴行业的战略部署?有哪些有针对性的新产品或解决方案面市?

刘鹏:针对国家行业发展的重点,E+H在产品的开发及人员配置上也有相应的调整。比如针对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E+H推出了企业级的能源监控方案,该方案包含现场仪表,通信终端及监控软件系统。通过对各个公共事业品(水、天然气、蒸汽、电等)消耗点的监控,由仪表采集来的大量现场数据经由能量计算机等数据处理及通信终端上传至连接于企业网的能源监控站,可对企业能源流向实行全天侯的监控。从而找出能源利用的优化方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汪宝兵:能源计量是优化能源消耗的核心。西门子过程过程仪表(温度、压力、电磁流量计、超声波能量计等等)可以提供全套的工厂能源计量改造升级方案,为工厂能源消耗优化、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供保障。

Q:您对未来智能仪表技术的发展趋势有怎样的看法?

刘鹏:我认为未来智能仪表的发展离不开以下几个主题:简单、可靠、开放。

简单意味着仪表的调试操作及对故障的处理更为简便,这一方面要求人机界面的设计要更加友好,另一方面仪表自身应能提供更为全面的自诊断功能且可及时将仪表的工作状态反映给使用者。可靠性则对智能仪表软硬件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放则是要求智能仪表有更为通用的系统集成能力,特别是对第三软件的兼容性。这要求智能仪表的制造企业在开发产品时应充分考虑利用通用的技术平台,例如FDT等。只有智能仪表的平台更为开放,才能更快更好的推动智能仪表技术的发展。

汪宝兵:随着微电子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智能仪表的概念将会模糊,因为智能仪表会成为一种标准。智能仪表带给用户不仅仅是高性能、可靠、易操作和方便维护;将来智能仪表还会成为用户最经济的选择。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2-05/n39870.shtml
本文标签: 智能仪表   E+H   西门子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