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小型PLC市场的格局和变化(2)

  • 作者:MIR睿工业 李玉峰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2-08-01

市场需求和格局的变化

中国的机械市场在不断成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也从原始的无自动化或低自动化状态向较为基础的自动化程度发展。而市场竞争的烈度则从未低落,对价格和服务的要求与日俱增。

需求决定供给。生意机会必然是被追逐的,而追逐之中产生的竞争则是进步的基本动力。中国小PLC市场的格局,看似稳定,但是变革的动力是充足的。

这种变动,大约有两个可能性,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刚才已经提到,有台达的突破在前,十余家本土企业的努力在后。但现在看来,台达更进一步,相当困难,本土企业的成长,仍然需要酝酿。这股力量还处在蓄势之中,三五年内无法改变市场格局。

而自上而下的进攻,在前几年,也乏可圈点之处。首先是日系,保守的经营风格加上不错的份额带来的安乐感,使其在中国的经营停滞不前。过去三年,三菱的FX3G和欧姆龙的CP1L,都有些针对低端市场的意思,但是相应的推广却并不给力,并没有能够从老产品线那里争夺到更多的资源投入,市场的反应自然也平平。从确保公司原有产品线的市场销售额以及在中国经营的利润来看,这是正确的,但从长期的市场发展和战略层面看,却是失鹿之策。

作为自动化巨头,西门子,在中国的经营却是相当接地气。对中国市场的认知和战略判断是相当深刻的。反应在举措上,也往往是领先和激进的代表。首先是本土化生产。以S7-200CN取代S7-200。此举一出,天下哗然,竞争对手自然贬损其破坏价格规则,而在西门子内部,也有自乱阵脚的声音。不过从市场的现实反馈看,几年下来,无疑证明了这一行动的正确——西门子成功从三菱手中夺取了市场第一的位置,并且增长势头不减。

市场的需求已经明确指明了方向,那就是更加苛刻的性价比要求。在功能上,要适应中国制造水平的上升,对传动和运动控制的需求要有充分的满足。在价格上,则必须紧跟,甚至敢于领先这种下行趋势。

S7-200 SMART应运而生。这是一款基本依托本地力量(西门子南京厂)研发的产品,其功能设计,贴近客户的现实需求;做工精致耐用;而成本则有良好的控制。虽然产品刚刚发布,但是如果熟知目前小PLC市场的格局,则能够预感到这款产品所蕴含的对OEM客户的强劲吸引力和西门子的战略野心。

小型PLC市场充满传奇性的产品, S7-200,FX等等,在自动化工程师心中的如碑如鉴。市场的快速发展,则束紧了这些传奇产品的命运,或被淘汰,或者进化。从具体的做法看,以一款成熟的产品为基础平台,进行较为彻底的本土研发改进,形成一种能够承上,但更加需要启下的产品,是厂商的最佳选择,也是市场的选择。

在过去9个月间,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其冷却程度,超乎想象,甚至有很多人开始怀疑中国经济的远期未来。但如果能够更加关注中国经济的本质,不谈达成发达国家水平,仅仅是实现小康水平之发展,以及相应的城市化进程。其发展空间未变,依然巨大,其发展动力未变,民心使然。这些基本要素的存在,决定了中国经济的长期利好,走出阴影也仅仅是时间问题,甚至可以预测走出阴影的速度会快于其他国家。中国,仍然是最值得投资的新兴市场。

市场的冷却,驱使经营者采取保守策略。这对S7-200 SMART此类战略性新品的推出是不利的。战略性的产品,必须辅助以战略性的推广投入,才能取得战略性的市场结果。

英雄已出,但能否有用武之地!?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2-08/c124848.shtml
本文标签: 小型PLC   西门子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