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模仿较多,缺乏创意理念和原创性成果,虽然能够实现系统集成,在关键零部件与可靠性方面与国外有相当差距。在传统的工业机器人领域,日本、德国和瑞士等几大机器人公司已经基本垄断全球市场,中国机器人要想进入其中非常困难。目前,中国市场上应用的工业机器人的关键基础部件大多为进口,产品设计、材料与工艺技术、系统集成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没有形成相应的标准化、模块化与可互换性的软硬件及功能模块。上海在技术研发上要以此为突破口,争取早日研发出关键工艺技术与核心部件技术,同时解决标准化、模块化的问题,以此带动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的研发。
此外,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适用于家庭扶老助残、教育娱乐的服务机器人,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从全球来说,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并不广泛,很多相关技术各国都还处于实验室阶段,真正的行业霸主也没有出现。相对来说,中国在服务机器人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因此上海要超前部署,争取未来能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抢得一席之地。
因此,上海的机器人发展战略为“错位竞争,整机牵引,以本土市场培育技术能力”,就是要避开外企对机器人技术路径的锁定效应,避开外企所垄断的传统机器人市场(如:汽车和电子制造),快速进入外企还未完全垄断的市场,上海有应用基础、技术要求适中的新兴市场(如:服务机器人)。
“现在上海机器人产业已经进入用研发推动应用的阶段。”上海市科委高新技术产业化处处长郭延生说,2005至2011年7年间,市科委共在机器人方向布局81个项目,项目总经费约2.37亿元,其中科委资助5537万元,通过设立重大攻关项目,建立产业创新联盟,以企业为主体,建立适应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 2010年世博会上,上海研发的炒菜机器人、助老机器人、机器人乐队等各种服务机器人都得到很好的展示,也提高了市场对这一产业的接受程度。最近两年,一批有实力、有眼光的企业加速进入了这个市场。
在陈杰看来,上海机器人产业应该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三方共同努力将产业做大。“作为主体的企业在其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上海未来的制造业必然向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与高端制造方向发展,核心体现之一就是机器人的应用。上海机器人市场是巨大的,关键是看企业有没有眼光与魄力抓住这个机会。不过,科技创新不是一两天能做成的,机器人产业也不可能在一夜间长大。因此,需要上海企业具备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不但要下定决心去做,并要做好长期发展的准备。 ”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