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自动化技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及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吕景泉教授接受采访
四、与职场接轨,提前培养职业素质
该赛事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和对职场环境的提前适应。狄建雄教授在对大赛的点评中表示,绝大多数团队注意到职业素养和安全文明生产,将对象设备安装牢固、导线连接紧固、设备运行中能注意人身安全、认真检查线路的安装、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等,这些都属于职业素质范畴。査建中教授表示,通过大赛及其他形式的产学研合作,能使学生了解职场,了解真实的职场需求是什么。
三菱电机自动化大赛有规定项目,也有自选项目,都是针对产业界、工业界、企业、行业的典型问题来进行比赛。狄建雄教授认为当代大学生要了解职场需求,不能在学校闭门造车。
产学研合作,多方受益
产学研合作是多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一方面,产学研合作使得学校师生受益,例如三菱电机大学生自动化大赛,主要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工程实践平台,增加就业筹码,提高职场竞争力,为职业生涯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企业需要人才;同时,通过举办自动化大赛,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就熟悉了企业品牌和文化,培养了品牌感情;该赛事也是对企业形象的极大提高。最后,经济发展需要强大的后备人力资源,国家也受益于产学研合作,大力支持这一新兴模式。
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査建中教授表示,这样一个现象归因于教育和产业的脱节。其实,早在四十年前,就有国外专家指出,人类社会已经开始拒绝系统教育提供的产品,即毕业证,因为其脱离社会和产业的需要。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教育界的变化却远远滞后,所以不难理解这样一个矛盾现象。有报告指出,世界六大经济体,包括美国和中国,都有技术人才短缺现象,例如工程师。因此,如何解决产学脱节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企业在早期就介入学校,例如从大一、大二就开始就与学生有所接触,不仅有利于解决产学脱节问题,对于解决跳槽率高的问题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狄建雄教授和天津大学袁浩教授均认为校企合作已经是不可替代的办学思路。狄建雄教授表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已经运用了很多来自企业的典型产品,很多工程项目都融入到了教材中,在教学过程中也可能会有企业参与进来。从人才培养的一开始,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教学、实习,包括培养思路,都是跟企业紧密结合的,合作培养、合作发展。袁浩教授则表示,只要校企合作的实验室数量足够,学生的能力就培养出来了。但要创建能容纳所有学生的实验室,执行难度较大,需要继续深化改革。
我国的工科教育前些年一直与社会接轨不多,而三菱电机是自动化行业里产学研合作比较深入的企业之一。三菱电机合作高校已达40所,联合创建实验室47个,并共同编写教材,定期在各高校举办技术培训。曾邀请中国部分专家、教授赴日参观日本国际自动化展(SCF)、机床展览会(JIMTOF),同时参观三菱电机名古屋和福山制作所。三菱电机自动化还为中国高校师生特设网上论坛,内容包括:实验室建设、教学经验共享及问题探讨;教材编写计划、进程信息公示;授权培训中心及课程介绍;大赛及各种三菱电机教育合作活动信息公告;新产品、技术的发布;活动信息发布;技术交流(学生、老师自由提问、发帖和回帖)等。
结语:
企业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对新技术、新产品最为敏感。在近日举行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意见。为此,就要求我国要以企业为主体、强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成为产学研合作主导。三菱电机大学生自动化大赛正是产学研合作的经典之作。
经过六年的发展,三菱电机自动化大赛已形成品牌。从2007年第一届16个队,2008年第二届25个队,2009年第三届36队,到第四届、第五届均为五十多个队伍,三菱电机大学生自动化大赛的参与人数越来越壮观。2012年第六届更是有来自全国35个院校的74支队伍,规模创历史之最。据三菱电机总裁城下雅纪透露,三菱电机自动化大赛将扩大规模,为更多的院校师生服务,力争将三菱自动化大赛办成业界最具影响力的大赛。
三菱电机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自动化国际品牌之一,数以万计的三菱
PLC、变频器、伺服、CNC、网络化控制系统、压电器等产品正在中国工业的各个领域运行良好,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三菱电机将通过自动化大赛这个平台以及其他校企合作方式,深化产学研合作,共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及科研发展平台,与中国教育携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