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和利时:宝剑锋从磨砺出(3)

———访和利时集团总工程师罗安先生

  • 供稿:北京和利时集团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2-08-21

真诚地为用户设想

“回过头来看,和利时从成立之初就一直坚持着‘真诚地为用户设想’的思想。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和利时的一种理念,一种文化。与国外公司相比,我们在市场规模等都不占优势,但我们的优势是在服务上。身为本土的企业,我们可以跟国内用户更贴近,帮助用户解决更多的问题。”

在采访中,罗总几次提到了“真诚为用户设想”的理念,对此,他解释说:“提出这个口号,就是说我们要站在用户的角度,为用户考虑他们需要什么。‘真诚’就是不要首先考虑我们能够卖出多少产品,赚多少钱,而是先考虑用户需要什么东西,在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企业自己的发展。”

在和利时,这个理念始终贯穿在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直到用户服务的一系列的过程之中。例如,考虑到目前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一般都比较复杂,相应的,操作系统也会很复杂,和利时尽量将这些软件工具做到简单易用、容易理解和使用,操作人员可以快速地学习操作。

世界著名的化工企业巴斯夫股份公司在上海新建工厂,需要采购自动化控制系统。经过长期的考察之后,巴斯夫将和利时列入了供应商名单,而能够进入这个名单的,全球不超过五家。德国企业以认真严谨而著称,而巴斯夫作为全球化工领域的领先企业,对设备的要求尤为严格。巴斯夫根据其自身情况提出了很多严格要求,对此,和利时耐心地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一一进行修改。项目完成了,经过专家团队的检验,和利时的产品服务被认定是合格满意的,在与国际企业的合作中,和利时又一次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客户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条件。无论哪个行业都要把满足客户需求作为核心问题。”对此,罗总的感受颇深。和利时的技术人员往往要面对面地与客户打交道,用户有什么需求也可以直接反馈给技术人员。过去,很多工厂中专设仪表车间,这就需要有一定的人力来专业从事仪表的日常维护工作。随着自动化行业的发展,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很多工厂会将这些业务委托给一些自动化公司来做,针对某个工厂的所有装置和系统进行维护,保养,升级,改造等工作都可以实现外包。和利时也在积极促成这种模式,为工厂都在减员增效服务。在服务时间上,当客户出现故障时,和利时保证在全国范围内24小时响应(边远地区如新疆是48小时响应),最大限度减少用户损失。

重视人才,培养人才

古语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在和利时的名字中正包含着这三方面的内容,并且,将“人和”的“和”字放在名称之首,可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营造内部良好氛围是和利时一直秉持的原则。
从国有企业到股份制企业的转型无疑会有阵痛,然而却是和利时这家年轻的自动化企业脱胎换骨的蜕变历程。国有企业常见的人浮于事的顽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而增加员工的工作饱和度,并相应提高待遇,则带动了大家积极的工作风貌。

在自动化领域中,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质量、价格等因素,更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一流的人才建设一流的企业,人才始终是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利时非常重视人才问题,罗总认为,一方面是培养,即尽快培养更多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开发,即挖掘员工的潜在能力,让他们有更好的发展机遇。在和利时的员工中,不乏从企业建立之初便一直伴随和利时成长的老员工,他们从基层做起,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成为公司的中坚力量,在管理、市场、客户关系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要员工自己有能力和愿望发挥自己的专长,和利时随时可以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展示平台。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国外自动化企业占据优势的市场中,和利时在逆境中突围而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拼搏出一片自己的天地,谱写出一部属于中国自动化企业的优秀篇章!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2-08/n41920.shtml
本文标签: 核电   DCS   PLC   和利时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