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S7-200在自剪成型机温度控制中的改进(4)

  • 作者:张嘉良
  • 供稿:米尔自动化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2-08-06

1)适时放大比例项输出:因为加热系统的惯性比较大,可以设置一个较小的增益防止系统超调,当误差小于一定数值时增大比例项输出,使得系统可以更快地稳定,解决小增益带来的负作用。如图5所示,当误差(Sp-Pv)的绝对值在“b”范围内时,增大比例项输出的调节效果,具体流程如图4所示。

图4控制流程图
图4控制流程图

图5控制效果图
图5控制效果图

2)适时执行积分项运算:如果一开始加热积分项就跟比例项一样投入运算的话,那么由公式:Min=MpnTs/Ti+Mx可以看出,Mx会积累过多的值,直接导致系统首次升温时超调,结果会造成系统振荡或者稳定时间过长,因为积分项过早地投入,其输出起反作用。在本系统中,积分项是在比例项输出大于1时(即图5所示中a点)开始计时,约在c点附近时(投入时间T1只是一个大概值)积分项才投入使用。此时比例项调节效果基本丧失,系统处于与设定值相差一定数值的稳定状态。这时积分项的投人才是比较好的时机,对系统趋向误差0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不使用微分项:根据图5所示,

可以把整个加热控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开始加热到a点全速加热阶段,在这个阶段微分项只会起反作用,这个阶段微分项是不能投入的。

第二阶段:从a点至c的调整阶段,由于系统几乎不超调,所以a温度升至最高点部分微分所起的还是反作用,不能投入。只有在温度至高点下降至c点时微分项投入,才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且所起的作用与P-致。所以在这个阶段微分项对控制效果意义不大。

第三阶段:从c点以后的稳定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温度变化小,微分项的投入所起的作用与P-致。同样对控制意义不大。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2-08/s36359.shtml
本文标签: PLC   PID   S7-200   温度控制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