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北京贝利典型的设计过程
2.3.2.1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系统开发的前期工作,是确定工程项目计划的依据。其基本内容是初步了解系统环境和用户对新建系统的目标和功能要求,从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等各方面分析论证工程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可行性结论意见和设计任务书,为项目开发作好准备。
为此,要深入现场,与用户商谈对应用系统的需求,并了解现场的物理环境。这一部分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也是做好后续工作的必备基础,因为只有对用户的业务需求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开发出真正适合用户需要的管理系统。
2.3.2.2 总体设计
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作出总体设计。总体设计将形成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设的总体蓝图,作为分项设计和实施的依据和指导。其基本任务是全面调查企业现状及信息需求,进行系统的总体分析,提出新建系统的总体结构及计算机与网络系统的总体设计,并提出下一步分项设计与实施的计划。
2.3.2.3 分项设计
系统分项设计是总体设计的细化与实施。其中包括数据处理各分系统,子系统的设计,以及辅助决策系统和办公
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进行分项设计的同时,选购计算机和网络系统。
2.3.2.4 调试
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有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的安装调试,程序编制和调试,使前一阶段设计的系统能投入正常运行。
2.3.2.5 培训
在系统投运之前,对用户进行全面的培训,使之了解系统的性能和使用情况。然后,根据用户需要,定期安排系统升级后的培训。
2,3.2.6 现场试运行
通过调试和用户培训后,系统已经建成并将投入试运行。
2.3.2.7 修改,完善系统
针对在试运行期间系统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用户在使用中提出的意见和期望,调整原设计,使系统逐步完善。
2.3.2.8 维护
系统投入正式运行后,要对系统进行必要的日常维护,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3.3 建设管理信息系统需注意的问题
MIS建设目标与内容的确立,忌大而全,要对整个系统进行分解,做项目前要全面评估,开发过程中要逐步展开。
2.3.3.1 平稳安排
如果在MIS建设中开发了大量的程序,然后一次性地投入运行,或对开发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估计不足,把开发规模展开得过大而不易控制,则会使工作量和难点过于集中,妨碍系统建设。通过对系统的分解,根据工作质量,用户情况及其在系统中的作用等因素排列开发顺序,并根据子系统的开发情况随时调整和部署开发工作,就可以使系统开发能有一个由小到大,平稳的发展过程,并能方便地形成系统。
2.3.3.2 整体控制
MIS的开发者应善于了解和把握系统性,本质性的问题,有明确的系统概念,同时,要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组织措施,确保在开发工作中处于主动,以便有效地贯彻系统建设的思想,把系统建设推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