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机器人将武装“中国制造”

  • 供稿:米尔自动化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2-09-17

“一场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化变革正在向我们走来,一个‘家家都有机器人、厂厂都有机器人’的时代或已不再遥远。”日前,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毕亚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工业机器人不仅渐渐成为工厂“香饽饽”,也有效地带动着产业技术升级。伴随着企业的生产自动化转型,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广阔。

发展工业机器人是大势所趋

前不久,体育用品巨头阿迪达斯宣布将于10月份关闭其在中国的唯一自有工厂。阿迪达斯关闭中国工厂,并不是孤立事件。早在2009年,耐克便关闭了其在中国唯一拥有的设在太仓的鞋类生产厂。而最近,更有一系列美国企业迁回本土:福特汽车公司,要把1.2万个工作岗位从墨西哥和中国迁回美国;咖啡连锁企业星巴克,也把它的陶瓷杯制造,从中国转回美国中西部;摩托罗拉宣布在中国进行大幅裁员;美国消费品巨头佳顿、卡特彼勒等世界五百强企业,也在今年上半年纷纷将部分产品从中国多家代工工厂撤回本土生产……

对于它们离开中国的原因,市场人士解读不尽相同,但一个普遍的原因则是: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廉价的产品制造基地。

深圳众为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事业二部市场总监刘勇分析称,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主要原因。近几年来,中国各地都上调了最低工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最低工资是印度的两至三倍。评估亚洲15个发展中国家规定的最低法定工资以及相关强制性福利支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包括工资和福利成本)位列第三,仅次于马来西亚和泰国。

基于这一背景,毕亚雷认为,随着世界工业机器人技术的进步,机器人能力不断增强,愈来愈多的手工作业将被更具有性价比的自动化作业所代替,一些低利润、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被逐渐淘汰。大力发展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已是大势所趋。

机器人产业或迎井喷式发展

来自中国工控网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51%。工控网市场研究与咨询业务分析师王晓冬预计,未来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仍将保持28%左右的稳定增长速度。

与一些生产型企业的外迁相比,近年来国际上一些先进的机器人企业却瞄准了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大举进入中国。除了早已进入中国的发那科(FANUC)、ABB、川崎等企业,去年底,丹麦Universal Robots机器人公司首次进入中国市场。今年1月份,爱普生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工业机器人的研发、成果转化、合作推广等方面达成共识。3月6日,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安川电机株式会社正式落户中国,将进行工业机器人设备及附属品、零部件的开发、设计、生产。同样在今年3月,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Adept Technology公司正式落户上海,在华成立第一家子公司——爱德普机器人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2-09/n42202.shtml
本文标签: 机器人   自动化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