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3D打印技术突显中国制造业的致命弱点(2)

  • 来源:网络来源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2-09-27

有消息称,联想已有意将部分PC生产线转移至日本和德国;苹果公司CEO库克号召苹果的产品在美国制造;谷歌新发布的无线家庭媒体播放器NexusQ的背面印上了“美国制造”的字样。导致制造业回流的原因是,美国劳动力成本下降以及对进口中国产品的质量有所不满。但另一种声音认为,此举更多的是出于政治的需要。

劳动力成本正变得越来越不重要,更多的公司希望贴近市场,这样可以更快地对需求的改变作出反应。如今,很多产品变得越来越复杂,最好的解决方法便是让设计人员和制造人员在同一个地方工作。

中国制造业需要加速转型

3D打印将从源头颠覆制造业,机器将取代模具、部件、半成品到成品等每一个关键环节。这是对传统制造业的彻底颠覆—劳动力、设备投资、工人技能、生产线管理等将变得无关紧要。

低价推动了3D打印机的迅速普及,这些廉价的3D打印机尚不能完全取代注塑成型等传统制造工艺,但打印一些产品原型、简单玩具已绰绰有余。但正如没有人能预言1450年古登堡铅活字印刷、1750年蒸汽机、1950年晶体管的出现所产生的影响一样,3D打印机的持久影响尚待评估。毫无疑问的是它将扩展工业想象力的极限。未来,3D打印机将与铣床、铸造、喷注塑等传统制造设备并肩作战,甚至取而代之。随着打印成品率的提高,未来用工需求亦将大幅减少。

3D打印技术突显中国制造业的致命弱点

这并非杞人忧天。3D打印公司Shapeways已能采用尼龙12直接打印制造无缝拼接泳衣。这仅是一个开始,未来任何种类的衣服都将通过数字技术制造,而无需人工或缝纫机械。

这会是中国制造的噩梦开始吗?3D打印最大的优势是增加机器数目,就可以提高产能。而且机器是一次性投资,仅需考虑电费,人力加工却要不断投入。一条传统注塑生产线至少要5至6个工人操作,一名技术员却可以管理数十台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更大的颠覆在于柔性供应链。在传统制造业模式中,客户提出生产需求时,须根据市场预期确定每批生产数量后开展批量生产,一旦工厂投入运作,即使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生产线亦难以停下。而3D打印则可先打印实验性产品,依据市场反馈效果后再做决定。

未来3D打印将使一些传统制造中心的地位下降。例如深圳手机业的优势在于高效的供应链系统,上下游均能清晰掌握市场的走势,一旦产品滞销或者热销即可调整生产策略。但在3D制造时代,这些都不重要。3D打印可随时即开即停,工厂无论设在深圳还是美国,均可获得足够的产能与响应速度,人力成本、技工水平均可忽略不计。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2-09/n42444.shtml
本文标签: 3D打印机   智能制造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