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机器人能否实现?
富士康一位内部人士对这一数字持保留态度。他认为,实现百万数量难度较大,原因如下:
首先,制造机器人需要攻克技术难题。“富士康属于机器人制造领域的‘后起之秀’,并非其专业和特长。此外,制造机器人要受高制造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国际也无大规模应用。因此‘百万’的实现得有个过程,究竟三年内能否实现还不好过早下结论。”他说。
但同时,针对富士康实际情况而言,由于其一再创造奇迹,曾创造数个世界第一,所以也不排除它这次在机器人项目上能够做得更好。
富士康晋城工业园区一位人士则分析说,目前,富士康研发出的部分“机械手”已经在晋城工业园区得到应用,但由于尚未完全掌握机器人制造的核心技术,因此数量一时还上不来。
“这些机械手本身是成熟的,它们多从事简单的机械运输、污染环境下作业等工种。尽管机械手的弯转可以达到360度,但仍然达不到人手那样的灵活程度。”他说。
机器人制造成本如何?
制造一台机器人需要多少花费?富士康一位内部人士透露说,由于机器人所应用的工种不同,制造成本也有所区别,约在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不等。
富士康晋城工业园区一位人士认为,目前机器人“智商”的世界水平可用“二十多岁”来形容,但富士康晋城园区已研制并得到应用的机器人智商仅为“七八岁”。
“它们只能从事一些简单、重复的劳动,售价在14万元至16万元之间,体积大小不一。从外观而言,准确一些更应被称作‘工业机器人’或‘机械手’。”这位人士说。
另据富士康内部人士分析,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普及显然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他说:“在德、美、日等国家,人力成本比中国要高得多,中国尚未踏入高人力成本国家之列。如果使用机器人更合算,日本等高人力成本国家会先大面积采用。”
那么,究竟是机器人好用,还是人力好用?这位人士认为,与人力相比,肯定是机器人好用。具体来讲,机器人的优势可以体现在准确度高、承载压力大、适宜高危险环境、工作时间长等多个方面。
目击富士康“机器人”:外形各异动作单调
“2010年开始,富士康研发出的首批机器人已经在山西晋城园区投产,2011年这一园区的机器人产能将达到一万台。”
在考察富士康晋城科技工业园区时,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向记者证实了富士康将在“三年内造百万台机器人”的计划。
当日,记者跟随郭台铭一行,与神秘的富士康机器人谋得一见。
郭台铭说:“我们希望人不再被机器控制,而是人来控制机器,把单调重复的工作交给机器人,让员工解放出来。”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