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24小时不间断工作
富士康晋城工业园区位于山西东南部的晋城市,是富士康近年在山西太原、大同等地设立的园区之一。然而,不同于别处的是,这里却成为了富士康历史上实施机器人战略的首块“试验田”。
在园区一处厂房的入口处,记者看到了一台两米多高的卡通机器人。棱角分明的四肢,方形的脑袋,他正伸出一只手,在向来客招手欢呼。
走近后仔细辨别,记者才发现,原来这是一台模型机器人,硬纸壳做的外形,而后被刷上绿色的油漆。
但在这台模型机器人的头顶之上,整个二楼一层的某个区域都布满了“货真价实”的机器人。在富士康内部,这些“机器人”被称为Foxbot。
准确地说,这些机器人目前尚且应被称作“机械手”。它们有的像螃蟹腿,有的像升降机,有的正在重复左转,有的无休止地外旋,外形各异,千奇百怪,各自在做着抡、砸、锤以及各种难以命名的动作。
粗略数去,这些机械手的数量有数千台。它们的动作看似呆板,简单而重复,但经过一定时期的磨合、矫正,将逐步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与一线生产工人的8小时工作制相比,这些机器人可以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
富士康总裁郭台铭介绍说,2010年开始,富士康研发出的首批机器人已经在晋城园区投产,今年这一园区的机器人产能将达到一万台。
把单调重复的工作交给机器人
“把单调重复的工作交给机器人,这是中国制造业向世界发出的一个信号。”———研制机器人耗资不菲,但郭台铭对此心意坚定。他向记者解释了富士康“机器人战略”的三层含义:
首先,机器人将用于“协助”而非“替代”人类。按照这位总裁的设想,未来在某些车间,机器人将扮演生产的“主角”。它们可能出现在抛光、打磨、镭射打标、焊接、喷涂等多个作业岗位。与人类相比,它们更适合在易燃易爆等危险环境中作业。
其次,这些机器人不会外购,而是由富士康自主研发制造。目前,富士康拥有机器人制造硬件、关键零组件、软件、系统集成以及远端遥控等五项技术。早在2007年,自动化机器人事业处就已成立。
第三,多数机器人适用于一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岗位,其智能还将不断提升。眼下,这些机械手的智慧仅相当于3至6岁的人类,富士康对此设定了更高的目标。
“未来,我们希望设计师能将更多的人间智慧写成程式,转化成机器人的头脑,使其智慧等同于18岁的人类。”郭台铭说。
相关人士透露,未来5年,富士康机器人项目在晋城的投资将达到90亿元,产值可突破500亿元。
员工命运与机器人紧密相连
2016年,富士康科技集团将在实现晋城建成“世界最大智能化机器人生产基地”。面对机器人的到来,这里的年轻员工们有没有激烈的心理斗争?
“你们干的活机器人能干吗?”在富士康晋城科技园区,记者问身旁路过的几位员工。
员工答:“可以吧。现在的科技太发达了,靠高科技研发肯定会实现。”
“怕不怕机器人抢饭碗?”
“有点担心。”
“机器人比你们好在哪里?”
“不会累,一个机器人可以顶好几个员工,不会受伤,等等。”
按照富士康规划,未来三年,生产线上的机器人数量将逐步增加,以完成简单重复的工作。而这些机器人的诞生和应用将全部放在晋城,这将使富士康“创造第四个世界第一”。
但与这些机器人直接相关的,莫过于生产一线的那些年轻人。此时此刻,他们既渴望机器人的到来能将自身从单调、枯燥的生产一线中解放出来,却又不能完全消除可能被机器人“替代”的恐慌和不安。
对于机器人与人力的分工配置,是富士康即将面临的又一场巨大考验。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