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富士康机器人:每台成本14万 智商七八岁

  • 来源:经济参考报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2-10-08

全球最大代工企业富士康将百万“机器人大军”计划公布于众后,引起外界瞩目。

其中,也有部分质疑声聚焦于一点———如此大规模的机器人投入生产一线后,将会对企业用工造成何种冲击?对此,业内专家又是如何看待?

一线工人:短期内被挤占不可避免

正如富士康所说,出现在某些生产线的机器人将用于“协助”而非“替代”人类生产———记者走访业内专家时,这一说法在他们口中得到了印证。

不过,他们也预言,大批机器人上岗后,短期内将挤占人类岗位的现象仍不可避免。

“假如说,一条装配线上原来需要10位工人,如果这条装配线换成使用机器人,就意味着这10位工人将失去工作。”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谢刚说,短期来看,“机器人战略”势必伴生着一批生产工人的下岗。

但同时,大规模机器人的出现也会催生更多新的人力需求岗位,包括机器人的研发、操控和维修等,都需要更多企业人员来从事。

“随着机器人加入生产,企业会对一线生产工人提出更高的要求。长远来看,反而利于一线生产工人提升工作档次,告别枯燥、技术含量低的生产劳动。”谢刚说。

“机器人承担的是一些重复、简单的工作。人力被解放后,可以投入到服务、研发等更具创造性的工作中。”谢刚说,一旦机器人大规模投入生产线,富士康则要想办法对被替换下来的那部分员工进行再培训,使其重获操作、维护机器人的工作机会,或者进入一些伴随机器人而产生的新部门就业。

使用机器人可提高生产效率

与人类相比,出现在一线生产岗位的机器人究竟存何优劣?专家认为,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消除外界对机器人的认识误区。

到底什么是机器人?谢刚认为,将机器人理解为外形类似于人类的精密机械设备颇为狭隘。反之,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自主完成规定动作或操作的机械设备都可称为“机器人”,因此“机器人”可呈现履带、机械手臂,抑或人形等多种外观。

“在生产线上,工人相比机器人操作较为不准确。”谢刚举例说,产品通过机器人抛光,成品率可从87%提高到93%,因此无论“机器手臂”还是更高端的机器人,投入使用后都会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其次,机器人有更高的承受力。富士康的工人队伍中多是出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的年轻人,长期重复简单的劳作使他们压力倍增。

出现员工N连跳后,富士康正在通过采取大范围涨薪、大规模迁厂、提高一线员工工资等举措,避免悲剧重演。而机器人的投入使用,也能使富士康避免遇到类似的“麻烦”。

此外,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也是富士康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我国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努力实现最低工资标准年均成长13%以上,职工工资成长15%。成本压力下,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富士康自然会考虑转变生产方式。”山西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副教授耿晔强说。

他认为,富士康早期得益于大陆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但近年来这一优势正在消失。因此企业会从利润最大化出发,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利润。

大规模使用机器人难以做到

在业界看来,富士康机器人项目的启动,不仅将推动企业内部寻求转变生产方式,也将带动地方相关产业和相关人才的需求。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机器化生产时代将随之到来?

“如此大规模造机器人,投入的资金自然不是小数目,而作为企业需要考虑资金回收成本,也要考虑到相关生产线工艺流程的改变。”山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一位副会长说。

他认为,机器人不是通用的,需要不同零件和不同程序,尤其富士康为IT企业代工,更需要考虑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作为一家为IT代工企业,富士康研发的机器人需要考虑资金回收成本。

“就成本来看,使用机器比较昂贵。目前全国范围内加工型企业的利润空间都特别小,事实上很难做到大规模使用工业机器人。只有像富士康这样生产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才有能力尝试使用机器人。”

受访专家称,一些高危环境需要用机器人代替人类操作,但目前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使用机器人成本更高,而且相关程序开发也并不容易。为此,实力雄厚的富士康也要做好充分准备。

富士康“机器人”战略为何落户山西

为何首选山西晋城?

富士康总裁郭台铭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之所以将机器人项目置于晋城,主要基于以下四方面考虑:

首先,晋城拥有便利的区位优势。晋城距离富士康另一精密仪器制造基地郑州不过二百多公里,有利于形成富士康精密仪器制造的集群,符合富士康产业向中原转移的战略部署。

其次,这里有良好的工业基础。自明清时期以来,晋城的铸造业就较为发达,这种延续至今的“铸造优势”,为晋城成为机器人项目“首选地”积累了独有的工业基础。

第三,长期的人才积累。富士康模具学校前些年已在晋城成立,据内部人士称,“模具”是富士康最为核心的技术,培养出的都是骨干人才。

此外,晋城还是郭台铭的祖籍所在地。不一般的感情因素,加之政府招商引资的政策环境较为良好,都成为富士康选择晋城作为机器人项目“试验田”的考虑。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2-10/n42496.shtml
本文标签: 富士康   机器人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