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中国工厂迈向自动化(2)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2-10-09

机器人的传统用途是汽车业(在底特律和其他地方)中的吊装工作,比如吊起大块的车体部件并对其进行焊接。而要在中国的电子产品工厂中使用机器人,困难之处在于要开发出能够操控柔软电线的机器人,以及计算出将电线嵌入精密主板所需的力度(全世界的智能手机和电脑大部分在中国生产)。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大大快于车型更新的速度,这意味着新一代机器人必须易于重新编程。

较早行动的企业家已经开始看到回报。为iPhone等电子产品生产电声元器件的瑞声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CC)对其常州(上海附近)工厂进行了自动化改造。瑞信(Credit Suisse)一份报告显示,如果采用自动化程度较低的生产流程,要达到150万件的日产量需要150名工人。而ACC采用的全自动化生产线只需要两三个工人就能达到同样的产量。

玩具制造商美昌集团(May Cheong Group)副总裁颜志永(Roger Ngan)表示,尽管销售额不断攀升,但美昌的员工数量已从几年前的1.2万人降至2011年的1万人。他说:“今年我们希望将工人数量降至8500人。”美昌集团拥有玩具车品牌Muscle Machines。

一些企业正在开发一些能够进行精细操作的灵敏机械设备,以期在这个正迅速增长的市场中抢占先机。

日本针织机制造商——岛精机制作所(Shima Seiki)在东莞的办事处距离林宣武的针织厂有45分钟车程,在一楼的展厅里就陈列着林宣武投资购置的那种针织机。

展厅经理Jerry Li说,中国市场占岛精机制作所销售额的近四分之三,原因在于来自孟加拉、柬埔寨等低成本国家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中国企业试图通过自动化保持在服装和纺织品行业中的竞争力。中国工厂接到的订单数量正在下降,导致该行业利润率降低,可投资在业务上的资金也越来越少,这种情况导致中国南方各地的一些工厂干脆关门大吉,而不是尝试采用自动化生产。

这位经理补充说,事实上,随着孟加拉服装厂开始转向自动化生产,近年来岛精机制作所对该国的出口量激增。在这个用工荒现象越来越严重——至少是服装工人越来越短缺——的时代,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或许会有所裨益。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2-10/n42516.shtml
本文标签: 针织机   自动化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