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市场萎靡外资风机制造商或掀起大撤离浪潮(2)

  • 来源:中国电力报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2-10-19

事实上,随着国内风机制造企业技术不断创新,设备质量不断提升,目前与本土风电制造商相比,外资已没有太大优势,又有服务跟不上这一硬伤,况且其售价一直都跟本土企业有较大差距,成本也一直没能完全降下来。

最具有标志性的事件,莫过于亚洲最大的风机制造商苏司兰退出中国市场。不久前,印度风电集团苏司兰将其在中国的风机制造子公司苏司兰能源(天津)有限公司转让给了中国电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转让费约6000万美元,双方已经签约。苏司兰集团公司主席图希尔·坦提将之称为 “针对中国市场,我们正重新制定战略”。

事实上,其中国战略的大规模调整很早就已经开始了。2011年9月,以“贸易保护主义越来越严重”为由,苏司兰在中国的另一家风机子公司德国瑞能公司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并关闭了其在内蒙古包头的瑞能北方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想撤出中国风机市场的并非苏司兰一家公司。恩德公司早在1995年进入中国风能市场,并于1998年在中国建立了合资企业,生产600千瓦的风机,但这家德国风机制造商也难逃节节败退的命运。

根据风能协会的统计,2008年,该公司在中国的新增装机容量为144兆瓦,占当年新增总装机的2.31%;2009年,新增111兆瓦,市场份额下滑至0.8%;而到了2011年,其在中国的新增装机仅为49.5兆瓦,还不到排名第一的金风科技的1/72,且连续两年新增装机都未能进入前20名。

尽管尚未得到证实,但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订单不理想,苦苦支撑的恩德也一直都在裁员减压。近日,记者致电一些外资风机制造商的相关人员,不是电话打不通,就是电话打通后得知其已离开公司。

尽管继续稳固其全球市场第一的位置,但在风电行业增速明显放缓的背景下,来自风车之国丹麦的维斯塔斯也深陷财务危机,而这也引发了种种收购传闻。

歌美飒的新签订单也是越来越少,与其他外资风电制造商一样,其市场前景也不是很乐观。其公司首席执行官坦言,下滑主要来自于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和印度。

而由于上半年市场的糟糕表现,下半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随着中国风电向稳步发展过渡,市场竞争向理性回归,产品技术、性能、质量等核心价值将再次受到市场重视,外资制造商也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但外资制造商如果再不转型或采取其他措施及时调整策略,在当前全球经济继续下行、中国风电设备产能过剩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在中国就只能走麦城。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2-10/n42844.shtml
本文标签: 风机   GE   西门子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