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机器人走向低成本 引发中国制造业巨变

  • 来源:互联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2-10-19

目前在机器人领域,ABB公司的机器人业务代表了欧洲公司的水平,而在亚洲,比亚迪和富士康是直接竞争对手。据一些业内人士说,富士康的机器人已经拉开了和上述两家公司的距离。虽然目前富士康的机器人仍然只能是在一些简单的领域工作,但是可以对付产能较大、出货周期长单个品类了。

再从成本上看,机器人的制造和维护成本依然高于人工,不过据中国台湾一些业内人士乐观分析,可能到2014年,机器人的成本就会低于人工。这意味着大规模的制造成为可能。

有了这两个基础,“郭台铭号”可以将机器人逐步推广到更多的生产线,正如依靠低成本劳动力的“中国制造”,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结构一样,未来机器人也会再次改变这一切。在西方,这已经是正在进行时态。

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呢?首先,大规模的民工潮、返乡潮可能变成小规模,甚至不会出现,火车票也不再一票难求。其次,大量“90后”、“00后”的年轻人开始考虑新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他们会想到更多的办法服务社会,创造价值,而不是靠输出劳动力,中国社会结构会因此出现深刻变化。第三,中国制造也会升级,可能不会再和血汗工厂划上等号,而是变成高科技、大规模、环保生产的典范。

如果这一切都能实现,那郭台铭真的善莫大焉。短期看,也许会有人认为这减少了就业岗位,也不会让地方政府欢迎,甚至还有伦理道德问题。但从长期看,这的确是改变中国产业结构,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的最重要一步。

当然,这个过程肯定不会一蹴而就,郭台铭称现在的机器人数量并没有达到事先的预期,还不到规划的二十分之一。但如果把这些看成任何事情发展的必经阶段,那么就给郭先生足够的时间吧。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2-10/n42880.shtml
本文标签: 机器人   中国制造业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