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关注农机发展难题推动农业协调发展

  • 来源:农博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2-10-19

近年来,国家大幅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但农机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亟待加以解决。一是购买困难。农民仍买不起高性能机器和大型机具,农机装备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动力机械多、配套农具少,低档的机械多、高性能先进适用机械少,“三多三少”问题突出,难以满足发展需要。二是使用效率低。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后,多数为家用,导致农机具资源浪费,也影响了经济实力强的农机专业大户购买大中型农机具的积极性。三是发展受制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难以跟进,普遍存在“有机无路走、机闲无处放、机坏无处修”的现象。目前,农业的经营方式以分散经营为主,田块细碎化,作物品种不同,种收时间不同,约束

农业机械的使用,影响农机效能的发挥。四是安全意识弱。有些机手操作技术差,不熟悉操作规程,机具故障频发,产生安全隐患;少数从事农机生产、销售、维修、使用的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无证生产、销售、维修农机产品和操作农业机械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此,建议各级政府和农机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完善政策,强化扶持,推动农业机械化的速度、质量、安全、效益协调发展。

一是完善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逐步扩大补贴范围和种类。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民间资本投资农机具。加大农机信贷优惠和财政扶持力度,真正让农民能买得起、用得好。

二是发展规模农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培育土地流转市场,规范流转行为,完善制度保障、政策扶持体系,引导农户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把土地流转给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大户,

发展规模经营,以便于统种统收、机械作业、降低成本。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帮助农业大户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为农机作业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有效发挥农机具的优势。

三是配套基础设施。在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中低产田改造、标准化粮田建设、农业产业化等项目实施中,应安排相应的农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抓好配套道路、水利、提灌等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建设农机具集中存放场库,切实解决农业机械“行路难”、“下田难”、“存放难”等问题。

四是健全服务体系。完善配套政策,制定农业机械作业险,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积极引导农机驾驶人员参加保险。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加强政策引导,促进规范运作,提高服务能力。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发挥好规划、指导、管理、协调、监督和服务职能,积极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2-10/n42898.shtml
本文标签: 农机   发展   协调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