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企业观望背后
“现在不好发表什么意见,还在等待。”中电投江西核电站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总经理郝宏生在电话中对本报记者表示,公司现在处于观望的态度,并正在做积极的准备,等待政策的来临。
《规划》的内容或许能够解释核电企业的这种观望态度。
这份长达28页的《规划》,不仅用超过一页的篇幅谈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面临挑战”,其中第一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指出,中国核电多种堆型、多种技术、多类标准并存的局面给安全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运行和在建核电厂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的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某种程度上,这也意味着,解决这些问题仍需时间。赵成昆表示,在2000年之前,中国一直没有把核能上升到国家能源的战略地位,对核电的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划路线。
而以堆型之争为例,早在1981年便已有争议,而时至今日,中国核电站已形成多种堆型、技术并存的局面。
这其中不仅中国从上个世纪开始就引入了俄罗斯、法国、美国以及加拿大的各种核电技术,同时,技术上也有二代、二代加,以及第三代核电技术,第三代核电技术还分为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AP1000和法国的EPR技术(参见本报8月28日《中国核电“三国演义”:安全之外的技术纷争》)。
此外,《规划》还释放了一个信号——中国正准备接受世界上最先进的一些反应堆技术,而除了“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规划》中第二项挑战“科技研发需要加强”中称,“现有资源分散、人才匮乏、研发能力不足。法规标准的制(修)订缺少科技支撑,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总体差距仍然较大,制约了我国核安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规划》第三项挑战“应急体系需要完善”称:“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核电集团公司在核事故应急工作中的职责需要进一步细化。”而在第四项挑战“监管能力需要提升”方面则指出:“核安全监管能力与核能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不相适应。”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汤紫德在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时说,AP1000等第三代技术将是中国核电重启后所重要考虑的,如果现有的二代和二代加核电技术不进行改造的话,必将被淘汰出局。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或将被淘汰的核电技术的代价将由谁来承担还是一个问题。
核电大跨越与人才短板
对于“现有资源分散、人才匮乏、研发能力不足……制约了中国核安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过去几年,中国核电的大跨越也许最能解释这一问题。全世界核电站最多的是美国,有104座核电站;第二位的就是法国,58座;中国算上当前正在建设中的已超过了40座。
据本报记者了解,2006年以前,中国培养核电专业人才的院校只有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少数几所高校,2007年全国的毕业生人数不到500人。而尽管近几年来,国内不少院校设置了核电专业以加强核电人才的培养,但目前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大约千人而已。
一个百万千瓦的核电站所需要的工作人员大约是400人,但核电站从投资到建成,则又带动三到四倍的人员需求,这其中包括核电的设计、制造、工程建设、运行和管理等方面,需求将达上千人。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