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接还是不接
大批光伏企业停产,已对开化经济形成重压。
本报记者获得的《开化县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显示:当地18家较大规模的光伏企业,工业总产值已从去年同期的20.1459亿元降至9.5583亿元,同比下降52.55%;光伏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32%降为15%;光伏收入占全县工业总收入的比重从31%降为13%。
光伏企业利润总额的下滑尤其惊人,上述18家企业去年前8个月尚有3838万元的总利润,如今却出现了7839万元的巨额亏损,降幅高达304.24%。
本报记者近日走访开化光伏产业园区时发现,即便是上下班时间,园区内也只有寥寥几个过路人,厂区内很难听到机器声响,大部分光伏企业大门紧锁,门口连保安也很少见。占学勤说,有部分企业看到行情转变,还没建成厂房投产就转了行。
本报记者走遍整个光伏产业园区发现,只有两家企业还在生产,分别是浙江华友电子有限公司和浙江晟辉科技有限公司。而这两家企业手头也只有临时的小额订单,且仅限于简单的硅切片加工。
除上述两家外,位于华埠镇工业园区的浙江硅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开化目前订单最为稳定的一家光伏企业,该公司的订单一直能生产到今年年底。其总经理徐增宏说,目前企业的产能只用到60%左右,工人从原先的210人减到了130人左右。他表示,目前企业只能保本,如果再计入设备折旧和技术开发等费用,亏损在所难免,“但是不做亏损更大,利息和人员工资等支出每月要约80万元。”
一位当地官员说,只有企业开工生产,银行才会不抽走贷款,企业才能保证基本的资金链不断裂。
而杨做万说,以前公司接到订单,多少还能控制成本,现在即便接到订单也不敢做,因为“利润还不够付银行利息”。他说,原先中国光伏企业就有大量库存,为保现金流,全行业已经大量低于成本价抛售,导致成本和售价形成倒挂,价格体系完全坍塌。
杨做万说,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除电站项目外,中国整个光伏产业链几乎没有哪个环节是盈利的,企业亏损多则几十亿元,少则几千万元。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