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全民光伏热”怎样形成
多位当地政府官员和光伏企业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把开化光伏企业大面积停产归咎于美欧等外部因素。他们表示,海外市场萎缩导致的产能过剩,是引发开化光伏企业停产的最根本原因。
占学勤表示,毕竟国内光伏产品95%以上都销往国外,欧盟、美国分别为第一、第二大市场。如果没有欧债危机和后来美欧的制裁,至少中国光伏业供大于求的程度不会像现在这么严重。
而在开化的光伏企业主看来,除了外部环境,相关部门在企业数量和产能的控制上也不能免责。硅宏电子科技总经理徐增宏表示:“产能过剩的主要问题,是项目审批部门对宏观经济把握不准,而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共有上百个光伏产业园。以开化所在的衢州市为例,该市经信委起草的一份题为《2011年衢州市光伏产业发展情况汇报》(下称《情况汇报》)材料显示,衢州市政府对于光伏产业的规划和发展目标是:力争2015年全市形成高纯多晶硅年生产能力9000吨以上,多晶硅、单晶硅片5亿片以上,太阳能电池及组件1000兆瓦以上,光伏产业年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的规模。
占学勤说,光伏产业的发展方向没错,前景是好的,所以开化县政府前几年进行了大力宣传,并积极展开了招商引资,同时引导本地企业向光伏业发展。《情况汇报》显示,开化县仅2010年就引进光伏项目19个,协议引资额超百亿元。
事实上,开化县政府并非没有意识到光伏投资过热。占学勤对本报记者坦言,2010年时,审批项目的官员都曾觉得投资过热。扩张太快,可能会造成供大于求,但没法限制,“开化是浙江省硅产业基地,所以必须要有一定的规模,政策也在引导形成产业集聚。”
占学勤说,与此同时,企业也有投资欲望,政府只能尊重投资者的预判,没有理由不同意。再加上开化的光伏基础本来就很好,拥有技术人才,所以考虑到投资是企业行为,政府没有采取限制性政策。
当地一位人士说,当时他身边一些朋友,只要手上有几百万元闲置资金,就会投资光伏业,毕竟一台单晶炉只要80万元左右,投资和技术门槛很低。在暴利阶段,他们半年左右就能收回成本。他一个开香料厂的朋友,就转而投资了光伏业,如今厂房建好,但行情变了,没开工就又被迫转行。
上述人士表示,当地民间资金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自然就涌到了当时暴利的光伏产业,形成了“全民光伏热”。
周翔做过测算,这几年衢州光伏产业投资额增速年均达40%以上。而自2004年国家进行投资体制改革后,工业企业的产能扩张大多由地方政府审批,实行地方备案制。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当然会鼓励企业去投资,并且作相应的招商引资。
周翔说,去年衢州共有光伏企业百余家,年产值七八十亿元,银行贷款十五六亿元,“通过滚动投资,衢州光伏业的总体负债比重不高。但如果银行抽贷,那么这些企业的资金链就彻底断裂了。”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