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中石油自建大型油轮破局一石多鸟(2)

  • 来源:证券日报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2-10-23

过于依赖国外运输

自建油轮船队破困局

由于中石油在油轮建设方面并没有经验,其面临的挑战也不小。

蔡建明认为,自建油轮对于中石油的资金、管理、人才等方面是重大考验,中石油将面临国内航运企业的重大竞争压力。不过,石油属大宗商品,中石油自己建立运输团队比交给国内航运企业更加安全、高效。

据了解,进口石油必须依靠大型油轮运输,而目前我国大型油轮数量较少,90%以上的进口石油还要依赖国外油轮运输。

相比之下,长期以来,日本一直坚持国油国运的战略,其进口石油的80%~90%都是本国船东自己运输,美国也有近70%的进口原油由本国油船运输。

因此,近年来,业内人士频频呼吁建立我国自己的国家油轮船队,以保障国家进口石油运输安全,即“国油国运”。

近来,随着国际局势日趋紧张,“国油国运”则变得更为重要。

据了解,一般情况下,石油进口企业在与石油开发商签订买油合同之前,要与船运公司定下租船合同。但当石油价格上涨时,海运公司便会以油轮紧张为名,迫使中国的石油进口企业以更高的价格租船。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对于石油公司来讲,建立自己的油运船队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主要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等公司拥有原油进口牌照,而国内有能力从事海外石油运输的公司主要是中远、中海、香港招商局、中外运等“五巨头”,油运巨头间的合作是“国油国运”战略推进的重要前提。

2006年,中远集团与中石化正式签署进口石油运输、油品供应长期协议。而2011年,中远集团又与中石化签署了《“国油国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后双方就船舶建造、合作期限、用船成本核算等内容进行了明确。

“目前全球有这个趋势,上游企业愿意向中下游延伸。”安信证券分析师张仲杰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但是从产业分工的角度来看,上中下游都做并不是效率最高的。

“实际上,从国内资源来看,中石油把此事交给中国船舶、中国远洋等专业船舶公司来做,成本会低很多。”他认为。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石油自建油轮的考虑似乎更为深远。

“中石油此举更多是从战略角度出发,不只是从运力成本等方面的考虑。随着中石油海外开发和收购力度不断加大,为了免于受到国外不稳定因素的制约,其对中下游产业链的布局也需要时时跟进。”金银岛分析师韩景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2-10/n43024.shtml
本文标签: 中石油   中国船舶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