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瓶颈”待解
“目前这种形势比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形式还要严峻。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是对外投资。欧盟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深陷债务危机,不仅对仪器仪表行业,对我国各行各业影响都是比较大的;第二是房地产,目前楼市的低迷也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我国基础建设投资的放缓、稳健的货币政策、内需不足等都对我们仪器仪表行业造成一定的压力。”红旗仪表有限公司销售副总李平叶对当前形势作了如是分析。
吴幼华坦言:“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在高端技术上与国际上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国家重大项目上依赖进口产品相当严重。说明我国仪器仪表发展仍有很大空间。尤其在工业信息化,装备智能化,物联网社会化方面要下大力气追赶国际一流水平。这也是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正面临产业、产品结构拐点的开始。”事实上,中国仪器仪表工业在外资大举进入和进口激增的严峻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我国仪器仪表产业也面临一些瓶颈,如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工程应用水平,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高端产品的性能追求等,这些与国外技术的差距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实的情况是,国内仪器仪表行业与国外仍有巨大的差距,比如关键核心技术匮乏,低水平重复,产品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在高端精密仪器上仍严重依赖进口,大量进口对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其中仪器仪表的低水平重复生产尤为突出。这就客观上造成了以中低档产品为主、产能过大、近年扩张过快的企业所面临的困难较大,急需进行企业管理与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
【评】智能仪表技术与国外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一直以来,我国仪器仪表产业主要集中于中低端产品,在高端、尖端产品领域还比较薄弱,与国外有较大差距。
但令人欣慰的是,目前中国仪器仪表企业不仅局限于中低档产品为主领域的发展,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已有能力在某些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进展和垄断的局面。一方面充分发挥行业比较优势,巩固和扩大在一般产品领域的地位和成果;另一方面,在科学仪器和测试控制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缩小差距是本国企业的发展途径。
我国智能仪表研制已经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尽管还处于发展中阶段,但是已经开始向高级阶段迈进,部分产品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突出的表现在我国近年来智能仪表技术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高档产品领域如集装箱检测设备、质谱仪、多光谱遥测等;智能仪表相关国际标准方面,如用于工厂自动化的以太网EPA现场总线和用于过程自动化的WIA-PA无线网络两项标准等。
事实上,我国智能仪表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产品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工程应用技术上。我国我国智能仪表的核心部件多采用国外产品或技术,自主研发实力薄弱,集成能力落后,在高可靠性、高性能、高实用性方面的差距比较大。而实际工程应用的时间相对较短、应用范围不广和对应用技术重视不够,针对各行各业产品的具体应用技术与国外有更大的差距。
然而,随着信息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微电子技术、精密机械技术、特种加工技术、集成技术、纳米技术等高科技发展迅猛,相应地对仪器仪表的制作和设计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也激发了行业的技术研发动力,使遥感距离更远、更方便、更稳定、无污染、更低廉等成为仪器仪表的必备条件。智能仪器仪表技术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未来,中国智能仪表行业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和突破,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提高创新能力、提高智能仪表的产业化运作能力、重视产品的工程应用技术、不断提高产品档次。
应该指出的是,国家要发展,仪器仪表必须先行。正如专家们建议的那样,未来或许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扶持和改善:国家政策应加大对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包括资金和政策);以资本整合方式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兼并和整合;在技术研发方面应加大国家队的建设;在产品质量方面应加大对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元器件的本质提升;在国家项目中应加大对国产仪器仪表使用率的奖励和扶持。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