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聚集重组盛宴
或为估值泡沫推手
在重组过程中,寻求利益最大化是PE的最重要诉求,因此不排除部分PE通过自身资源和影响力来抬高晨光稀土估值的可能。
在相同的行业背景下,晨光稀土与五矿稀土等公司的估值差异与盈利分歧,无意中暴露的是其重组资产的估值泡沫,背后则隐约可见各路资本的无形之手。
国内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重大资产重组牵涉各方利益,不论估值多高,肯定都能“自圆其说”。一般情况下,选择收益法还是资产基础法,主要基于公司的行业特征以及所处发展阶段综合考虑,如果是高新技术企业通常选用收益法作价,而传统企业如钢铁企业则多选择资产基础法。此外,还要考虑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往往处于发展中期的企业选择收益法,而处于发展末期的企业选择资产基础法。当然,由于重组牵涉的利益错综复杂,如何定价可能纯粹成为各方博弈的结果。同样的资产,仅仅因为外部收购与内部收购的差别,作价方法可能完全不同。也就是说,不同的收购目的,评估结果可能相差巨大。
回头来看,最值得剖析的样本是拟借壳S*ST天发的晨光稀土,其股东成员中闪现着诸多PE大腕及稀土业龙头包钢稀土的身影,入股时间都集中在晨光稀土改制前夕。
据披露,2003年11月,黄平、罗洁夫妇设立晨光稀土,注册资本为316万元。直到2010年5月之前,晨光稀土由黄平家族一手掌控。此后发生的一系列股权增资及转让则令人眼花缭乱。
2010年5月16日,伟创富通与晨光稀土、黄平和罗洁签署增资扩股协议,出资1040万元认购114.71万元注册资本。5月19日,红石创投与晨光有限、黄平和罗洁签署增资扩股协议,以7350万元斩获716.91万元注册资本。6月24日,晨光稀土原控股子公司全南新资源的股东及高管增资1105.48万元,其中433.59万元列入注册资本。7月18日,晨光稀土员工持股公司沃本新材以344万元受让黄平持有的6.66%的出资额。7月29日,虔盛创投以2550万元受让黄平持有的晨光稀土4.13%的出资额。紧接着,8月9日,包钢稀土以货币资金对公司增资6934万元,占公司9.25%股权。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