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者尝“甜头”
按照国家能源局此前出台的《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末,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将达2000万千瓦以上,总投资需求可达2500亿元,其中分布式发电将占据半壁江山。如果加上新近上调的50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目标,按照每千瓦1.5万元造价核算,意味着“十二五”光伏发电市场蛋糕将继续扩容至3000亿元以上。
上述申银万国分析师表示,在光伏制造业出口受阻背景下,国内市场未来将逐渐加速消化过剩产能。他预计,未来国内市场将占到国内光伏电池生产量的30%-50%。
尽管如此,面对国内目前超过3000万千瓦的光伏制造业产能来说,寄望国内市场启动短期内完全消化掉过剩的产能仍属“天方夜谭”。在此背景下,瞄准国内市场的众多制造业企业开始尝试往下游延伸,通过开发光伏电站(BT项目)来拉动产品订单销售,并已开始从中尝到“甜头”,其中不乏大批A股上市公司。
根据中银国际统计分析,目前,A股市场上的光伏制造业企业几乎都有涉猎下游光伏电站业务,且基本上将BT盈利模式作为首选。多数上市公司如海润光伏、综艺股份、中利科技、向日葵等大都在2011年才开始进入下游光伏电站业务,而航天机电相对进入的比较早,2008年就有部分示范性项目投入建设。目前已经将建成光伏电站销售出去的上市公司有综艺股份、东方日升、中利科技、海润光伏、向日葵,其中已经确认收入的上市公司为综艺股份、东方日升。
中银国际分析师表示,就BT盈利模式自身而言,企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解决自身资金问题后,如果企业有一定的渠道,能够优先获得电站开发权,再利用银行贷款杠杆,公司就可以进入BT盈利模式。目前,该种盈利模式下,净利润率高达8%-10%左右,远高于传统光伏制造业务。
据了解,目前计划在国内市场大规模建设电站的企业分别是中利科技和超日太阳,预计2012年这两家公司均有至少150MW电站项目完工,这些电站将集中在今年下半年以及明年上半年售出。超日太阳最新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13%。三季度公司销售净利润率达14.26%,同比上升近3个百分点,在目前全行业亏声一片中,公司业绩表现亮眼。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改变经营策略,由原来的组件销售改为投资经营电站项目,而且,公司投资的电站以自有电池组件供货,使得电池组件出货量大幅增加,提升了毛利率,盈利能力有所恢复。
细分市场释机遇
随着25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目标逐步实现,其间可带动起的细分领域的市场空间可能更客观。目前,这其中的市场机遇已被嗅觉灵敏的投资者捕捉到。
常春藤资本创始合伙人夏朝阳认为,光伏未来的投资“蓝海”将不会局限于目前从多晶硅到拉片、电池、组件的传统产业链,做系统集成技术和市场开拓能力强的投资项目可能机会更多。“未来3到5年,谁有比较强的设计基础、比较强的工程施工技术、比较强的运营能力,谁就更容易获得资本青睐。”他说。
有券商分析报告指出,随着光伏发电的发展,作为光伏发电系统核心部件的光伏逆变器投资价值凸显。光伏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组件,占系统成本的比例在10-15%之间。目前,全球光伏逆变器行业龙头企业SMA占据了超过40%的市场份额,国内光伏逆变器由于起步晚,在资质、价格上都不具备优势,因此无法打开海外光伏市场。如果国内光伏发电市场能够启动,必将给国内光伏逆变器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产逆变器占有率有望提高,实现全面进口替代也不无可能。
今年以来,以阳光电源、科华恒盛、科士达为代表的光伏逆变器企业也受到行业不景气的影响。不过,阳光电源和科华恒盛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尽管同比下降,但降幅均在50%以内,明显低于电池及组件企业;科士达更是预计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将逆势增长20%,且公司逆变器产品上半年毛利率高达27.5%,远高于光伏全行业10%左右的平均毛利率水平。
此外,分布式光伏未来主要在配电网侧并网,有分析认为,随着分布式光伏电站在国内大规模兴建,将带动起特高压、配网和智能化领域的投资增长,包括国电南瑞、北京科锐、平高电气等A股公司将随之受益。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