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我国物联网的发展需要健康的生态系统

  • 来源:互联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2-10-30

“受政府政策影响,中国物联网产业近几年异常火爆,俨有引领全球之势,但热闹表象中却基本都是狭隘的低级复制,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支持”,北大工学院南京研究院执行院长马建26日在无锡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上表示,由于尚未解决好物联网跨领域应用难题,各地大量重复的物联网示范工程仍只是封闭式尝试,存在极大资源浪费。

金融危机之前,物联网在全球范围还只是概念,但仅仅两年多时间,中国就凭借政府部门的各类政策,培育了大量物联网相关企业,并率先开启了规模产业化。“但正因如此,政府扶持之下的物联网产业缺少真正的市场考验,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马建认为。

从现状看,中国目前多数的物联网产业不外乎传感、无线传播技术,但这两种应用很多年前就有。马建称,物联网的重点在于多种感知手段的协作应用,而国内产业还大都停留于依赖硬件设施的初始阶段。

“碎片化的应用和架构、大量互不兼容的重复示范工程、缺乏跨领域合作,中国物联网产业现状的主因是政府扶持下的短期利益驱动,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态系统。”马建称,与中国不同的是,欧美发达国家在发展智慧城市时采取了开放性的模式,政府先提供实验平台,为各种开发商提供联手机会,一旦找到了可应用的商业模式,必将集聚庞大的产业链,而先一步发展单项技术的中国仍然只会“起了大早,却赶了晚集”。

“中国物联网产业要保持领先优势,首先要树立以用户认可为主的正确利益驱动,同时要打造开放的公共应用平台,以此来沟通产业各个节点”,马建举例,如同现在的智能手机市场一样,硬件制造商与软件提供商通过操作系统紧密联系,用户则通过软件商店选择具体应用。

他建议,国内大量的物联网产业园可凭借先发优势,多尝试公共平台建设,让企业综合各方利益自行寻找生存出路,刺激商业模式的创新。如此,才能早日打通物联网产业的价值链。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2-10/n43403.shtml
本文标签: 物联网   发展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