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创新链条尚不顺畅。创新链条是科技进步路线图,高效集聚科技创新所有要素,促进各要素发挥最大作用,必须理顺科技创新链条。由于行业需求客户唯一,行业科技创新步调大体还算统一,但在全国产学研割裂的痼疾长期存在背景下,行业创新要素分工不明晰,高校和科研院所并未立足于基础研究、技术集成工程化研究,开展基础性工作和远期科技储备人员较少,研发方向上存在企业化倾向,技术要求上跟不上企业步伐。同时,产学研合作缺乏诚信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难以顺利建立。这直接导致株洲车辆研究所等企业与高等院校极少合作研发,从而使行业创新要素未充分利用,存在低水平重复研发、科技力量分散、低效利用下的人才相对不足等状况。
3、行业标准不受认同。行业标准是科技创新软实力,行业保持强大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必须拥有国际普遍认可的行业标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在国内外拥有广阔市场空间,打开国际市场是企业的重要目标。南车北车一些科技创新成果已经形成国内的行业标准,比如总成、转向架和牵引制动等方面,但这些国内标准没有与国际标准接轨,无法得到国际认可。欧洲、美国和日本都有各自的行业标准,国内产品必须符合这些行业标准,才能进入其他国家市场。这直接降低了国内产品竞争力,延长了打开国际市场时间,使南车北车等企业在国际工程项目投标和产品出口处于不利地位。
政策建议
切实推动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取得实质性进展,必须立足行业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转向自主创新的新阶段,建立有利于促进创新的寡头企业集团为龙头、中小企业为配套的产业组织形态,按照政府支持、市场导向的大方向,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方面作用,发挥市场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1、优化产业组织形态。一是壮大行业寡头企业集团。吸纳行业骨干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项目的决策,产业目标明确的重大项目由骨干企业牵头,国家重点建设的工程技术类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优先在具备条件的骨干企业布局,科研院所和高校要促进技术和人才向企业研发机构流动,做强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二是培育行业技术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动中小企业细化行业分工,集中力量专攻单一技术,依托独有专利和技术诀窍,打造具有核心产品和技术的特色企业,为寡头企业做好技术配套和产品配套。
2、拓宽科技创新资金渠道。一是国有企业研发投入要比照国际一流企业持续稳定增长,企业自有资金研发投入规模争取达到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的3倍以上。二是增加财政科技资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科技创新的投入规模。三是探索筹集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支持技术创新型中小企业研发活动。四是设立财政专项支持资金,鼓励国有企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增加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话语权和议价权。
3、优化财政科技资金结构。一是重点支持企业技术研发。扩大财政科技资金投向企业比例,企业使用规模争取达到70%以上。国家科技计划和项目注重反映企业重大科技需求。二是支持高等院校基础研究。加强对西安交大、北京交大等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支持高等院校主抓基础研究工作,前瞻性做好行业基础科技和远期技术储备。三是支持科研院所研发。支持科研院所主抓技术集成与工程化研究,做好技术产业化前期工作。四是加快建立产学研合作诚信体系和有效模式。
4、强化科技创新过程管理。一是加强国有企业负责人科技创新考核。国有企业领导班子中要有专人负责科技创新工作。在统一规范国有企业科技投入口径和范围基础上,实行研发费用视同业绩利润的国企负责人业绩考核制度。二是加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考核。制定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考核评价办法,强化对科技投入和产出的分类考核。三是推动国有企业攻关关键技术。国有企业要围绕重大科技难题和行业共性技术开展集中攻关,为行业整体发展和中小企业研发提供技术服务。
5、扩大创新产品市场需求。一是加快创新产品国产化进程。实施国产首台套产品使用奖励政策,政府给予购买国产首台套产品用户一定比例的价格补贴,政府采购和国有企业采购优先购买国产首台套产品,同时政府给予企业首台套产品保费补贴。二是鼓励创新产品扩大海外市场份额。行业出口实行全额退税,支持国有企业在科技密集型国家设立研发中心,收购国外企业技术和品牌,加强对国有企业“走出去”的宏观指导和服务。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