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业快速发展与滞后的发用电管理的挑战
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力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但是以单位GDP电耗来计算电力的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的差异还很大。据公布的数据计算,2011年我国单位GDP电耗0.621千瓦时/美元,是美国的2.26倍,电能利用效率偏低。与此同时,部分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效率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在市场建设上:在电力工业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制度框架方面,我国进行了相当大的努力和改革尝试。2002年末,我国电力工业从一个单一垂直整合的结构,演变为两个电网公司加上众多发电公司的格局,并组建了独立监管机构国家电监会。同时,我国也在两个区域进行了电力市场的试点。2006年,国务院发布《“十一五”电力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提出“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8大主要任务,将“改进发电调度方式,加快电力市场建设”作为“巩固厂网分开,逐步推进主辅分离”之后的第二大主要任务,但由于相关配套措施未完善,市场建设进展缓慢。
在结构调整上:近年来根据节能减排的要求,发电企业逐步开始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由于国家给与补贴电价,加上开始几年少量的风电上网,电网也有足够的消纳能力,因此新能源这几年的发展势头很好。截至2011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4505万千瓦,太阳能214万千瓦,核电1257万千瓦。但是随着新能源总量的持续增加,电价摊销占用空间越来越大,特别是电网消纳的能力有限,已经出现了电网接入和弃风问题,有些地区还出现了风电大规模脱网,对电网稳定造成极大影响,新能源发展受到一定制约。
在资源调剂上:我国地域广阔,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东西部之间,南北部之间资源富集地区和能源需求形成反差,能源运输不可或缺。过去几年的经验表明,经国家主导的跨省跨区送电项目运行基本稳定,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市场机制,其他靠协商达成的项目或多或少存在送受双方争议,在影响发电项目正常运营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影响双方的能源平衡甚至经济稳定,资源调节的效率没有得到充分释放。
从根本上看,以上挑战一方面是由我国国民经济的结构和增长方式所决定的,另一方面电力行业本身的市场建设模式、发展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结构和增长方式。因此,建议应站在电力行业角度,讨论挖掘电力工业节能减排潜力,促进电力发展的规划性和协调性,保障长远发用电平衡,提出电力市场建设路线图。建立与时俱进的电力市场模式有利于助推我国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