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电力工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2011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0.56亿千瓦,发电量4.72万亿千瓦时,十年间增长两倍,均已达到或超过美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48万千米、输变电容量22亿千伏安,电网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供电煤耗330克/千瓦时,网损6.31%,十年间分别降低53克/千瓦时和1.21个百分点;煤电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容量占比达到73%;火电机组单位千瓦造价从2001年的4808元左右降到2008年的3708元,下降幅度达23%;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空冷、清洁燃烧、特高压、直流输电、智能电网等先进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29%。
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实现网厂分开、独立监管,实施标杆电价、煤电联动、新能源发展等政策,开展竞价上网试点,试行节能发电调度办法等。通过企业间竞争和专业化优势的发挥,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资源配置能力得到加强,发展中的中国令世界瞩目。
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电力工业也面临诸多挑战。
刚性需求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挑战
我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阶段,电力需求呈刚性,资源消耗和排放的增长也呈刚性;而我国人均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将制约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
资源相对短缺。我国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1%、原油占2.4%、天然气仅占1.2%,但我国人均煤炭、原油、天然气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球人均的70%、10%、5%,剩余可采总量约占世界剩余可采总量的10%,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煤炭占一次能源的主要构成,资源禀赋决定了在一定时期内我国电力行业必须以火电的集约发展为主。
环境条件约束。我国三分之一的国土遭受着酸雨的侵蚀,三分之一的城市空气质量严重超标。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我国以清洁的电能替代一次能源的粗放使用取得很大成绩,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已从6%提高到22%。而我国整体节能减排的实现还需要更进一步推进电气化,这使得电力工业在节能减排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在最近颁布的十二五规划中,预计到2015年,我国人均GDP将接近7000美元,同时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7%,这要求我国必须更加注重以火电为主的传统能源的清洁发展。
经济持续增长与供需周期波动的挑战
多年以来,我们坚持以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为首要使命,但是我国电力工业周期性的过剩和紧缺的波动一直存在。
在历经集资办电、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开的进程中,我国不断经受缺电到供给富裕再到缺电的周期轮回。在新一个周期内发电行业特别是火电行业的持续大面积亏损,使火电的发展能力受到严重影响,投资呈现迅速萎缩态势,到2011年电力行业投资中火电比重连续六年投资下降,占比下降到28.4%,对长远用电保障带来影响,与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故应尽快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电力发展机制,避免新一轮供电紧缺局面的进一步恶化。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