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物联网规模化还需迈过多少坎才能修成正果?(2)

  • 来源:互联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2-11-01

M2M的美好前景和尴尬现状

在物联网博览会上,运营商展示了智能驾训、智能医疗、翼守护等应用,这些应用大多数是传统信息化业务的扩展,M2M(机器对机器)通信的应用比较少,在运营商的实际业务市场中,M2M就更少。由于有着海量的潜在终端群,M2M有着巨大的潜力,被广为看好。专家预计,未来用于人对人通信的终端可能仅占整个终端市场的三分之一,而更大数量的通信是机器对机器(M2M)通信业务。事实上,目前机器的数量至少是人类数量的4倍,M2M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M2M的潜在市场不仅限于通信业。由于M2M是无线通信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它可用于双向通信,如远距离收集信息、设置参数和发送指令,因此M2M技术可有不同的应用方案,如安全监测、自动售货机、货物跟踪等。M2M,一座被视为几倍于传统通信市场规模的待采“金矿”,为何进展如此缓慢?

中国联通物联网办公室主任马彦表示,M2M作为新型物联网的模式,在国际上已经得到广泛认可。M2M今后几年的终端出货增长率将在30%以上,放眼全球已经没有几个产业能够保持如此高的增长率。目前,美国的AT&T公司部署了超过1300万个终端,是推动M2M最为积极的运营商,西班牙电信等国际通信业巨头也在不断拓展M2M。M2M作为新兴产业,需要战略性眼光和投资。目前,我国通信企业受制于竞争和KPI考核,物联网拓展的重点仍放在能给企业迅速带来现金流的传统信息化领域,尽管传统信息化领域多为垂直化系统,互通性和共享性差,很难做大规模。而在终端设备和系统集成方面,多为中小企业参与,它们资金实力有限,后劲乏力,而大型企业也受困于近几年的行业不景气缺乏战略性投资勇气,纠结于“鸡生蛋、蛋生鸡”的困局。

第二个阻碍我国M2M发展的因素是无线宽带网络能力还较为有限,还不能承载大规模M2M应用。专家指出,进入4G时代后,网络承载问题将彻底解决,在当前3G时代,需要建立专网网络进行业务管控推动M2M发展。与传统人与人通信不一样,M2M不需要花巨资再重新建网,只需要在现有网络基础上建成叠加网并能对叠加网进行有效管控。目前,全球移动收入前10位的运营商有9家已经建立了M2M专用网络,这是M2M规模化的基础。比如,电视广告屏推送等流媒体业务,如果规模化开通,将会占掉现有的大部分带宽,影响公众用户的使用。如果有了M2M专有网络管控,可让终端晚上某个时段工作,避开网络繁忙时段,同时能实现网络的高效利用。马彦表示,尽管M2M的ARPU较低,估计仅为传统通信业务的十分之一,但网络成本低,规模巨大,产出效益好,是提升现有网络价值的最佳选择。目前,中国联通也在无锡建立了M2M专用实验网络,年底将上线进行功能测试。

另外,阻碍我国物联网M2M规模化发展的还有标准体系的缺失以及行业壁垒的阻隔。目前,在物联网的各环节,制造业有制造业的标准,软件业有软件业的标准,运营业有运营业的标准,从传感器到平台接口,到数据传输的格式等,物联网涉及的方方面面标准不统一,将产生严重的信息孤岛问题,难以做大整个产业。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信息化及应用平台研究团队总监江志峰就曾表示,由于技术标准没有统一,厂家没有办法按照统一标准规模化量产,终端成本降不下来,已经成为制约物联网推广的重要因素。而行业壁垒造成了信息共享难,则严重影响形成更深层次的应用。目前,物联网的应用多为局域应用,不同应用之间相互独立,自成体系,相互信息难以共享和互联互通,专家呼吁国家相关部门通过行政方式去推动行业信息开放和共享。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2-11/n43586.shtml
本文标签: 物联网   规模化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