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十年超速增长 石化工业跨入强国新征程

  • 来源:中国工业报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2-11-01

辉煌十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是历史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即使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2009年,行业总产值仍有0.5%的增长。2001~2010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利税总额、从业人数、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0.19%、3.15%、22.79%、20.03%和9.92%。

十年砥砺奋进,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规模跃上新台阶、能源保障开创新局面、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目前,石油和化学工业已进入创新发展、高端发展、绿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的新阶段,开启了从石油化工大国向强国跨越的新征程。

经济规模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六大以来,石油和化学工业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在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始终坚持调整结构为发展主线,推动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十年砥砺奋进,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2011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6832家,累计总产值11.28万亿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43万亿元;进出口总额6071.46亿美元,同比增长32.3%。2011年,全行业利润总额8234.34亿元,2011年,全行业上缴税金8378.74亿元,同比增长21.0%;主营业务收入11.05万亿元,增长30.5%;资产总计7.96万亿元,增长18.9%;从业人员695.76万人,增长8.7%。尤其是“十一五”期间,累计投资达4.3万亿元,是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增速最快、强度最高的五年。2010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达到8.88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1.5倍;利润总额达到6900亿元,比2005年增长86.4%;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68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163%;进出口总额达到4541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23%;重点产品增势强劲,已有40多种大宗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的增量和消费量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2010年,全行业有20多种大宗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氮肥、磷肥、纯碱、烧碱、硫酸、电石、农药、染料、轮胎、甲醇、合成纤维等排名世界第一;原油加工量、乙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排名世界第二。2010年,我国原油产量突破2亿吨,达2.03亿吨,排名世界第五;天然气产量接近1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截至2010年底,我国油气管道总长约7.8万千米。其中,天然气管道4万千米,原油管道2万千米,成品油管道1.8万千米。截至2010年底,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能力分别达到1.78亿桶和1.68亿桶,初步形成约36天消费量的储备能力。

科技创新有新突破

十年创新发展。全行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2001~2010年,是行业科技成果最为丰富的时期。特别是在新型煤化工技术、新催化技术、新分离技术、生物化工技术、自动控制与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新型环保与节能技术等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尤其是2006~2010年,全行业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48项、科技进步奖104项,行业技术发明奖114项、科技进步奖1159项,许多成果创造了世界第一。年产20万吨MDI装置、巨型工程子午胎成套生产技术与设备、石脑油催化重整成套技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科技创新体系分别荣获2007、2009、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高效勘探开发技术荣获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获得了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首届“中国工业大奖”。

这五年,建成了世界首套年产百万吨级直接液化煤制油装置和年产60万吨煤制烯烃示范工程,标志着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已进入世界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化工新材料研制也取得新突破,碳纤维实现千吨级规模,芳纶1313和1414实现了产业化,异戊橡胶开发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过去五年,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开发也取得丰硕成果,年产千万吨级大型炼油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90%,60万吨乙烯、30万吨合成氨、百万吨钾肥等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实现自主化,百万吨乙烯及配套设备国产化率已达78%以上。世界最先进的第6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即将投用,1.2万米特深井钻机、大口径高钢油气输送管道、百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系统等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更重要的是,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形成了一支以国家科学技术大奖获得者、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奠基人、著名石油化工专家闵恩泽为代表的优秀科技队伍。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2-11/n43593.shtml
本文标签: 石化工业   化学工业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