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核电站,在技术层面是没问题的。”赵志祥认为,“从安全标准要求等方面来说,与沿海没有差别。沿海可以建,内陆也可以建。但国家有更高层面的思考。
他表示,现在核电安全标准提高了,准入门槛也提高了,发生严重的核电事故概率也大大降低,但降低并不是消除。国家会考虑这样的问题:“不论是十万堆年一次,还是百万堆年一次,在任何一年发生,都是一个灾难,不管概率多低,假定发生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日本福岛这样的核事故,大面积土地被污染,内陆水源受到侵袭,产生的最坏后果能不能承受?”
“我国内陆水系很丰富,假如发生核事故,受污染水域会很大,最短也可能造成一周时间内几千万人喝不上水。再如最坏的事故,发生堆芯融化,放射性物质跑出,是否有应对措施,能够确实保证不会对社会公众造成影响?如果不能很好回答这样的问题,国家也很难做出恢复内陆核电站建设的决定。为此,只有核工业通过技术的发展和设计能力的提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给公众一个信服的理由,保证不会发生日本那样的事故和影响,内陆核电项目或许才会重新回到公众视野。”
核电建设需兼顾自主化思路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于核电建设的要求,今后我国新建核电机组将必须符合第三代安全标准。第三代核电的标准是,要求核电机组发生堆芯严重毁坏的概率,要在十万分之一堆年以下,放射性物环境释放要低于百万分之一堆年。
按此标准,现在我国的二代改进型核电机组是达不到的,只有在建的美国AP1000,以及法国EPR机组能够达到这样的标准和要求。国内中核工业集团的ACP1000核电技术,虽然也属于第三代核电技术,但由于没有建设实例,很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丧失优势。
“准入门槛的提高对中国核电安全来说是必要的。”赵志祥指出,“我国核电技术起步晚,是后发国家,与国外技术水平仍有很大差距。最新的准入条件要求,很可能会对国家核电自主化发展造成一定的抑制作用。”
他指出,大型核电项目,核电技术自主设计才是龙头,仅仅依靠简单的引进消化吸收,并不能真正掌握核电技术的精髓。“国外的技术标准,设计要求堆芯探测仪器要放4个。可是为什么我们并不知道。为什么不能放3个,更能降低成本?所以,只有掌握了设计自主化,才能真正成为核技术强国,这才是最关键的。否则核心设备国产化、自主化也无从谈起。”
赵志祥对我国的核电技术充满信心。他表示,由中国原子能科学院自主研发的第四代钠冷快堆技术,目前已经完成技术储备到实验堆的建设,未来在市场竞争中将会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的核电技术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他希望,今后国家相关部门在安全、高效发展的前提下,能够兼顾自主化的发展思路,对国内包括ACP1000在内的,第三代以及更先进的核电技术给予支持。
“今后,我国二代、二代改进型机组不会再建了,但我国的核电自主研发能力,恰恰是在这些机组建设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提高核电建设门槛的初衷可以理解,但我们在努力实现安全高效的建设之余,更不能对自主研发平台和自主技术有所放弃。”赵志祥指出,希望国家能够给予自主技术重视,给国产核电机组一个舞台。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