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工博会关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2)

  • 来源:互联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2-11-09

“现在为了解决用工难题,像富士康这样的企业开始内迁。但是内迁治标不治本,到了一定阶段,仍旧会面临招不到工人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对机械重复的工作不感兴趣。”顾纯元表示,机器人应用在中国经历着革新。“2007年的时候,ABB的机器人被应用在搬运贵重物品方面,比如烟草;贵重食品饮料,比如五粮液等。到了2010年,开始应用在了制砖行业以及普通食品饮料等不太贵重的产业之中。2012年,机器人在饲料行业也开始加大应用力度。”

富士康的企业战略显示,内迁并非其生产方式转型的终点。在大陆拥有上百万工人的富士康老板郭台铭今年6月曾表示,未来5-10年内,在大陆地区将有首批全自动化工厂投运,用自动化尽量取代单调重复的组装工作。去年8月,富士康宣布,未来3年在组装工厂中部署100万台工业机器人。当年11月,郭台铭明确:2012年富士康将以日产千台的速度制造30万台机器人,用于单调、危险性强的工作。

对于机器人的使用会使中国流失劳动岗位的说法,顾纯元并不认可:“如果工厂招不到足够的人,那么可能就得关闭或者转移到海外,这样的话,中国会失去更多的工作岗位。将危险、乏味、重复的岗位交给机器人来做,其实可以保留更多的工作岗位。”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计,2014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在顾纯元看来,目前中国的机器人替代仍有较大空间。“机器人的需求量很大,但现在的瓶颈是在应用端,缺乏相关人才给企业提供综合的方案。”顾纯元说。

智能系统已融入日常生活

除了工业机器人,为日常生活服务的智能机器人也让人眼前一亮。比如,一款名为小i的机器人,它会和人聊天,会控制电视,还会智力问答。“今天天气如何?”、“天冷,请多穿点衣服”;“人民广场有什么吃的?”、“您要查询的饭店有以下这些”……借助内嵌式的智能语音系统,“小I”与普通电视机实现“嫁接”,可与普通市民实现互动。目前这款“小I”已经成功应用在上海电信运营商、金融服务、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上海科委当初推出的全球第一个政府领域的中文智能客服机器人———“海德先生”,就是其应用典范之一。

小i机器人研发公司负责人梅莉表示,小i机器人较擅长对于中文指令的识别和执行,“只要是普通话就行,哪怕是带口音的普通话也可以,对小i机器人还可以使用各种语序的句子。”

记者还在展馆中看到一款爬高机器人,这款主要用于家庭中的高空作业。以往家里安装空调需要技术人员爬楼梯搬运,同时空调室外装置的安装过程既繁琐又危险,而现如今此类“高空难题”也能交给机器人来解决。“这是由我们工程师自主研发的便携式升降机器人,目前为止已试验可以完成60米、重200公斤的高空作业,”记者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演示下看到,一上一下两个按钮就能控制“爬高机器人”的升降动作,操作十分简便。

“爬高机器人是针对安装空调室外机、高空广告牌等高空作业研发的,以往三四个人安装一台空调都较吃力,而现在只需按键就能顺利完成安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爬高机器人的机型看似并不复杂,但所用的齿轮、电缆线都是特别订制,在市场上并不能轻易采购到。

另外,还有一款由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峰教授团队研发的仿生小象机器人。该机器人有着像四肢动物的身体,身上还安装了一个马鞍。据科研团队张俊介绍,这款机器人的“象腿”非常特别,采用混联式腿结构,提高了承载能力,自重130千克,却能负重70千克左右,算是负重能力“超群”,因为一般机器人的负重能力是其自重的1/10左右。同时,它的腿上没有驱动和电子器件,便于防护以及适用于复杂环境作业,比如日本“311”地震引起了核泄漏,这款机器人就能在此核环境下作业。

浙江大学的科研人员则带来了两个能打乒乓的机器人。身为“863计划”重点项目,这两台160厘米高的仿人乒乓球机器人,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技术,可进行多对打,最高纪录为145回合,攻克了灵巧机械结构、快速视觉识别、精确轨迹预测等技术难题,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沈阳厂商带来了自主设计研发的上下料机器人(机械手),该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相结合,可以实现工件的自动抓取、上料、下料、装卡、加工等所有工艺过程,能极大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展览中还有中医按摩机器人、南极机器人等各色国内科研单位研发的最新机器人,覆盖了人类生活的多个领域。

功能强大、品种繁多,今年工博会上的机器人展不仅给参观者以视觉的享受,更多的是一种震撼。曾几何时,利用机器人提高生产效率,料理人们的生活,还只是科幻小说中的想象,但如今看到这些栩栩如生的机器人正在现实世界中发挥着功用,人们会发现“机器人时代”或将在不久到来。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2-11/n43831.shtml
本文标签: 2012工博会   中国制造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