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工博会关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 来源:互联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2-11-09

“第1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如约而至,11月6日至10日,来自全球1648家企业带来各自最新、最高端的工业技术与产品参展,希望能获得中国企业的青睐。与往届相比,今年工博会上的高新产品可谓“叫好又叫座”,不仅现场演示极具观赏性,而且还真正帮助企业在现实生产中提高效率,尤其是一些新产品已经开始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科技改变经济、生活”的命题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各路机器人“抱团”作战

11月6日,第1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正式在上海开展。14年前,首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闪亮登场,开启了展示、交易工业制造成果的大幕。一路走来,中国工博会已从首届的15000平方米的展示面积、以展示上海本地工业经济为主,走到了第14届14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超过1600家海内外制造业精英企业的参展,经国际展览联盟(UFI)认证的国际工业品牌展,也是惟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国家级展会

2012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在机遇、挑战交织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进程尤显坚定。应对蔓延深化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坚定推进自主创新高端制造成了必然的选择。在这一背景下,此次工博会中外制造业厂商逆势云集,“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凸显高端制造、绿色制造”,成了众多参展商最大的卖点。

展览会开展当天,记者走访展馆时发现,各展台前依然人头攒动,一些展示高精尖技术的机械装备前甚至是人山人海,丝毫看不出“制造业萎靡之相”。格外引人关注的是,往年在展会上“独领风骚”的机器人今年更形成“集团军”,整体出战。

据了解,今年的工博会首次设立“中外机器人专业展”,近60家中外机器人制造企业带来了各自的尖端产品,集中亮相。从一针一线绣花的小型机器人,到为纯电动新能源车更换电池的大型机器人,动作复杂多变又精准到位,甚至还有与美女大跳“江南style”的舞蹈型机器人,各路机器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令参观者目不暇接。

工博会组织方告诉记者,机器人是历年工博会上的重要看点,但过去“表演”的成分更重些,拿出来“秀”的也就那么几家知名企业,往往看热闹的人多,询问购买的人少。今年展会上的工业机器人除数量增加外,最大的改变是“职业化”特征明显,几乎每台机器人都为某个特定行业量身定制。

ABB的展台前,有三台不同“身形”的机器人正默契配合忙着给一辆汽车模型“喷漆”。据该展台工作人员介绍,它们是一个组合式机器人团队,负责汽车外饰、内饰的喷涂工作,是汽车喷涂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其中一台体型较小、结构紧凑的机器人娴熟、精准的动作尤为引人注目,原来它就是负责完成开门动作,帮助“队友”顺利进行内饰喷涂的IRB 5350紧凑型开门机器人。据了解,开门机器人配套紧凑型手臂、底座和导轨系统,可轻松“嵌入”狭小的喷房,由于特殊的导轨系统增强了喷涂机器人的柔韧性,既可以在地面工作,也能够支持壁挂安装。此外,开门机器人除了配置特殊设计的开门夹具,还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机器人。它内置的搜寻传感器和力反馈传感器,即便车门位置存在微小误差,开门机器人也能顺利完成开门动作,确保作业效率的最优化。

在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公司的展区,一个不停工作着的机器人格外引人注目。只见它张开巨大的机械手,一下子将四个汽车轮胎抓起,然后又轻轻地放在一边,身手灵活而矫健。在一旁的机器人事业部总工程师游玮对记者说,这是他们新研发的搬运机器人,一次最大可搬运的重量达到370公斤,可广泛运用于石化、物流等领域。这里的搬运机器人一个人在埋头苦干,不远处广州数控展区的机器人则是分工合作的典范。只见三个机器人各就各位,第一个机器人从料架台上取了一块金属片,放到机床上进行打磨;完成之后,第二个机器人将其取出,放到另一个料架台上;而第三个机器人从料架台上取下金融片,送至机床上床冲压。三个机器人工作起来井井有条。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增长最迅速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中国多用途工业机器人装机量从2008年到2011年增长136%,预计2012年中国机器人装机量将增加15%。尽管如此,中国目前的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仍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中国2011年的这一数字是21台,国际平均水平是55台,其中美国是135,德国是251台,日本是339台,韩国是347台。在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升级对高端装备的强劲需求将推动工业机器人应用持续快速的发展。

“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全球电力和自动化技术巨头———瑞士ABB离散自动化与运动控制业务部北亚区及中国负责人顾纯元表示,机器人与人工的结合或可解决越来越困扰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用工难”问题。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2-11/n43831.shtml
本文标签: 2012工博会   中国制造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