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展会展示的另外一款机器人不是纯粹的机器人,而更像是一副人体铠甲。事实上,这种机器人的学名为可穿戴式机器人,其机理与美军外骨骼机器人相近。这种机器人研制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并辅助人员完成事故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同时,这类机器人亦反映出日本借鉴其他国家、其他领域技术进行应用的能力。
在核事故发生一段时间后,核电站内部状况趋于稳定,辐射强度也会下降到一定水平。此时通过远程遥控机器人的使用已经对内部状况有了较为充分的掌握,需要进行事故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这时就需要人员进入,因为一方面仍然有些复杂的操作任务是机器人无法完成的;另一方面,在某些严重损坏的环境中,机器人的环境通过能力仍然无法与人类相比。而使用可穿戴式机器人则可以相应地解决这一问题。
可穿戴机器人可以增加人的负重能力,使得人员在穿着异常沉重的防护服的情况下也能够行走自如;同时,还提高了人员的作业能力,使得人员具有更大的力量,从而完成一些特殊的作业任务。
虽然近日由日本东芝公司研制的一款四足机器人“福岛探索者”在发布时出现问题,但不能否认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日本自身机器人技术的雄厚基础。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福岛电站发生事故后,已经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多台机器人深入现场,日本本国亦有各种机器人先后进行现场应用。日本的科研机构从这些机器人使用的过程中总结出大量的经验和数据,这些经验和数据是在人工模拟条件下无法获得的。
虽然地震、海啸及核事故的后果都是灾难性的,但对核事故处理机器人而言,福岛核电站的事故现场提供了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试验场。可以预期,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日本的以核事故处置机器人为代表的特种机器人技术将会迎来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